针对由于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数据质量等因素导致的流域水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研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选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涉及区域饮用水安全、研究基础较好的亚热带中尺度流域-九龙江流域为代表性流域,以流域水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为主线,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多元统计分析、监测分析等方法,在对近三十年(1986-2010)流域土地利用/覆被与水质时空变化分析、主导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典型小流域水质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全流域、河岸缓冲区春(平水期)、夏(丰水期)、冬(枯水期)不同季节下水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关系。通过研究揭示不同空间尺度、不同季节下的亚热带中尺度流域水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成果可丰富全球变化背景下对亚热带中尺度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的认识,为预测评估由于土地利用/覆被驱动的流域水质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本研究选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涉及区域饮用水安全、研究基础较好的亚热带中尺度流域—九龙江流域为代表性流域,以水质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响应关系为主线,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多元统计分析、监测分析、景观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GWR)等方法,在对近三十年(1986-2010)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水质时空变化分析、主导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典型小流域水质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全流域、河流缓冲区、小流域三种尺度的土地利用/覆被(景观格局)与水质的响应关系,旨在为预测评估土地利用/覆被驱动的流域水质变化提供理论基础,为流域水质监测、管理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7年流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呈加速趋势,这与GDP和非农业人口的增长趋势一致;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在三个时段都是活跃的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呈现系统转化的过程。流域水质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9年期间大部分省控断面NH4+-N和CODMn浓度呈上升趋势;小流域不同季节水质差异明显,枯水期和平水期水质较差,丰水期水质较好。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水质的关联分析发现:在全流域、缓冲区和小流域三个尺度中,建设用地面积百分比(%BL)、斑块密度(PD)和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都是影响水质的重要环境变量,但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土地利用/景观与水质的关联存在动态变化,即:丰水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水质的关联强于枯水年,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水质关联的尺度效应上,全流域>缓冲区>小流域;土地利用面积比例比景观格局指数能更好的预测水质;小流域土地利用模式-水质关联具有很强的空间变异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亚热带中尺度流域—九龙江流域水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成果可丰富全球变化背景下对亚热带中尺度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的认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渭河流域水土流失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尺度响应与模拟研究
怒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侵蚀产沙过程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及其尺度变异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营养盐输出响应及其水环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