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野生稻是亚洲栽培稻的野生祖先种。典型的普通野生稻表现为长芒,且芒上具有类似锯齿、方向均一的刚毛,即"芒刺",而大多数栽培稻没有芒或仅有少量的顶芒,且芒的表面光滑,没有芒刺。芒性的减弱或消除是栽培稻驯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申请者鉴定了一个以籼稻品种"93-11"为遗传背景、具有野生稻芒刺特征的渗入系,通过调查该渗入系与"93-11"回交构建的分离群体发现,芒刺受一对核基因SAW1(SPINY AWN 1)控制,有芒刺对无芒刺表现为显性。通过遗传分析发现,野生稻芒刺基因SAW1与水稻第4染色体长臂标记RM273紧密连锁,并将其定位在210kb的区间内。本研究拟采用图位克隆的策略,分离野生稻芒刺基因SAW1,并鉴定其功能。通过比较野生稻和栽培稻SAW1基因的序列和表达差异,揭示芒刺基因SAW1进化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揭示水稻驯化的分子机理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普通野生稻是亚洲栽培稻的野生祖先种。典型的普通野生稻表现为长芒,且具有"芒刺",而大多数栽培稻没有芒或仅有少量的顶芒,且没有芒刺。芒性的减弱或消除是栽培稻驯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本研究以一个具有野生稻芒刺特征的渗入系9YIL304(籼稻品种"93-11"为遗传背景)为材料,采用图位克隆法分离了控制野生稻芒刺的基因SAW1(SPINY AWN 1),该基因位于第4染色体上,在芒的表皮细胞特异地表达。在水稻进化过程中,SAW1基因第一外显子1个碱基C的缺失,导致移码,编码蛋白提前终止,导致芒变短,芒刺消失。通过比较野生稻和栽培稻SAW1 基因的序列,发现该基因在栽培稻中受到了较强的选择。SAW1基因的分离、鉴定,为进一步揭示水稻驯化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分子证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野生稻匍匐生长习性基因克隆及分子进化的研究
野生稻散穗基因分离、鉴定及其分子进化研究
云南元江野生稻早熟基因的克隆
野生稻落粒性调控基因SH8的功能分析与分子进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