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巨噬细胞亚群和功能异质性在泡球蚴持续性感染中的免疫作用及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760372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4.00
负责人:马秀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春桃,伊惠霞,赵俊岭,刘玉梅,苏娜,赵慧,姜艳,孙倩楠,李斌
关键词:
亚群肝脏巨噬细胞泡球蚴功能异质性感染
结项摘要

Alveolar Echinococcoisis is a carcinoma-like fatal parasitic disease caused by Echinococcus multilocuaris infectionin liver.The invasive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Echinococcus multilocuar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hostimmune response,but its detailed pathogenesis has not been elucidated.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kupffer cells and 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 (Mo-Mac) could impact the immune response of the liver and shift polarization (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s M1 to the alternative activation of macrophages M2 type) to an immunosuppressive stage in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But its role in echinococcosis is unclear. Based on our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we are going to study the liver pathological feature, types and function of macrophages in alveolar echinococcoisis patients and animals models at different infected time points. We will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ver lymphocytes, pathological feature of liver in mouse model of Echinococcus multilocuaris infection with specific depletion of Kupffer cells and Mo-Mac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macrophage subsets participating local immunity during Echinococcus multilocuaris infection. We hope to provide experimental data and a new idea for prevention and immune control of echinococcosis.

泡型棘球蚴病是泡球蚴寄生人体肝脏所致“类肝癌样”致死性寄生虫病,泡球蚴侵袭性生长和转移与炎症、免疫应答密切相关,其具体致病机制尚未阐明。肝脏炎症时定居的巨噬细胞(Kupffer)与迁移聚集的巨噬细胞(Mo-Mac)影响肝脏免疫应答,慢性炎症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可发生极化转变(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Ml型向替代活化的巨噬细胞M2型转换)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但对其在包虫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项目依据前期研究基础,对泡型棘球蚴病手术患者和不同感染时期泡球蚴感染动物模型进行肝脏病理特征、巨噬细胞亚群及巨噬细胞功能分子表达差异等研究;通过建立清除巨噬细胞感染模型和单一清除Kupffer细胞或Mo-Mac细胞的泡球蚴感染小鼠模型进行肝脏淋巴细胞特征、巨噬细胞类型、病理特征等研究,探讨肝脏不同亚群的巨噬细胞在泡球蚴持续性感染中免疫作用及机制,为包虫病免疫防治寻找潜在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开拓新思路。

项目摘要

泡型棘球蚴病是泡球蚴寄生人体肝脏所致“类肝癌样”致死性寄生虫病,泡球蚴侵袭性生长和免疫应答密切相关,其分子致病机制尚未阐明。肝脏炎症时定居的巨噬细胞(Kupffer)与迁移聚集的巨噬细胞(Mo-Mac)影响肝脏免疫应答,慢性炎症微环境中巨噬细胞可发生极化(Ml型向M2型转换)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参与疾病的发展,但对其在包虫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课题从多房棘球蚴感染的临床病人和小鼠感染动物模型两方面研究巨噬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多房棘球蚴感染患者外周血中巨噬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外周血M1型巨噬细胞和M2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ELISA检测IL-10、TGF-β结果显示患者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水平。建立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动态观察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一般情况及感染状况评价,HE染色观察肝细胞病理变化,感染晚期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流式细胞术的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外周血中Ly6Chi型单核细胞的比例在感染早期即开始升高,随着感染时间延长逐渐降低;Ly6Clo型单核细胞的比例在感染早期短暂升高后就开始了明显下降趋势,直到感染90天时开始了明显的升高趋势,感染180天时达到了峰值。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在多房棘球蚴感染的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肝脏中CX3CL1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炎性灶及病灶周围,且表达量在感染早期开始升高,中期达到峰值,晚期下降;实验组小鼠肝脏中CX3CR1在各个感染时期都有明显升高,整体趋势为升高、降低、再升高、再降低,表达部位由早期散在到晚期的炎性部位集中;实验组小鼠肝脏中iNOS的表达量在感染早、中期逐渐升高并达到峰值,晚期降低;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由早期的Ly6Chi型向晚期的Ly6Clo型分化,并且其在肝组织中被募集的数量随着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增加而增加,说明两种不同来源巨噬细胞共同在泡球蚴感染中发挥作用,两者在感染早期可能是通过M1型巨噬细胞介导的Th1型免疫参与多房棘球蚴的感染过程,晚期则可能是以M2型巨噬细胞为主要的分化方向,通过Th2型免疫参与泡球蚴的感染。表达趋化因子受体的单核巨噬细胞(Mo-Mac细胞)被招募至小鼠肝脏,通过肝脏微环境调节自身功能,在肝脏纤维化、抗纤维化和病原体清除等方面发挥作用。Kupffer细胞具有促进肝脏纤维修复作用,并提示其对泡型包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2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3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基于细胞/细胞外囊泡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DOI:10.14148/j.issn.1672-0482.2020.0736
发表时间:2020
5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DOI:10.13225/j.cnki.jccs.xr21.1686
发表时间:2022

马秀敏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肝脏M2型巨噬细胞分泌CCL22/CCL17募集Tregs促进泡球蚴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6035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慧
学科分类:H2203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巨噬细胞亚群在肝脏损伤修复中的功能研究

批准号:8150048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敏
学科分类:H031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靶向TIGIT分子逆转泡球蚴感染导致的T细胞免疫耗竭及其机制

批准号:8166034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林仁勇
学科分类:H2203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调节性B细胞在棘球蚴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26025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马秀敏
学科分类:H2203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