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在水稻-病原互作中的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27203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5.00
负责人:王石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柯应根,邓勇,李娜,代喆
关键词:
抗病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生长素
结项摘要

Bacterial blight caused by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 and fungal blast caused by Magnaporthe oryzae are two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diseases of rice worldwide.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phytohormone auxin, which is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plant growth,functions as a negative regulator in rice-pathogen interactions; both Xoo and M. oryzae can synthesize and secrete auxin. Although the emerging knowledge of auxin signaling in plant-pathgen interactions is helping use 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mechansisms of plant defense responses, the role of auxin in defense signaling is still largely unknown. The biosynthesis pathways of auxin in rice is also largely unknown. In this project, we plan to study the role of auxin in rice-Xoo and rice-M. oryzae interactions via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we will delete the genes involved in auxin synthesis in Xoo and M. oryzae to determine whether synthesis of auxin is required for these pathogens to invade rice; (2) we will suppressing genes involved in auxin synthesis in rice to determine whether induction of synthesizing rice auxin by pathogen auxin in required for the pathogens to overcome rice. This project will help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rice disease resistance and it will also facilitate to formulate efficiet strategy for rice breeding programs.

由细菌引起的白叶枯病和由真菌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的两大重要病害。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激素-生长素在水稻-病原互作中作为负调控因子;白叶枯病菌和稻瘟病菌都可以分泌生长素。人们只是近年来才对生长素在植物-病原互作中发挥作用的分子机理有初步了解,但是其中仍然有很多科学问题无法回答,对水稻和水稻病原中生长素合成途径也不了解。在我们前期工作基础上,本项目拟以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两个互作体系为对象,通过鉴定白叶枯病菌、稻瘟病菌和水稻中生长素合成的重要基因,研究水稻病原分泌的生长素是否是它们侵害水稻的必需因子,以及病原侵害水稻是否必需通过它们自己的生长素诱导水稻合成生长素,深入研究病原和水稻不同来源的生长素在水稻-病原互作中的作用。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阐明水稻抗病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也将有助于设计提高抗病水平又不影响其他农艺性状的改良水稻的途径。

项目摘要

3-吲哚乙酸(IAA)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的研究揭示,引起水稻最重要的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的白叶枯病菌也能够合成并分泌IAA,但是对这种病原性IAA是否在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中是否发挥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白叶枯病菌中可能参与IAA合成的候选基因,针对这些基因,创建了多个突变菌株;同时也创建了抑制水稻IAA合成基因表达的转基因植株。分析这些突变菌株合成IAA水平,确定了部分候选基因确实参与合成IAA。通过分析突变菌株与转基因和野生型水稻的互作,发现部分IAA合成相关基因缺失菌株对水稻的致病力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也丧失了对水稻IAA合成基因和IAA响应基因表达的诱导。抑制IAA合成基因表达的转基因植株对白叶枯病菌不敏感。另外,发现IAA缺失突变菌株相较对照对环境胁迫更加敏感。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推测白叶枯菌利用IAA提高自身在自然环境中的耐受力和稳定性,为早期侵染水稻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病原性IAA能通过诱导宿主IAA的合成提高水稻对病原菌的敏感性,证实了IAA在水稻-白叶枯病菌互作中起到的毒力因子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4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33.004
发表时间:2018
5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王石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370763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889002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8870621
批准年份:1988
资助金额:2.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670384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823004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3006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147175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67111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970450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50210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30470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12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133006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1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070396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7214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调控水稻-病原互作机理研究

批准号:3177214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石平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膜脂过氧化与自由基在水稻与病原物互作中的作用

批准号:39300011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宋凤鸣
学科分类:C0205
资助金额:4.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水稻OsCBL-OsMTN互作机理及在抗逆中的功能研究

批准号:3124007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顾志敏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水稻分蘖基因OsIAA16介导独脚金内酯与生长素互作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3167027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学勇
学科分类:C020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