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码区(UTR)在决定病毒的致病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小组长期对新城疫病毒(ND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强毒株相比,弱毒株在核衣壳蛋白基因(NP)5'端UTR通常存在连续6个核苷酸的缺失。为了验证此缺失是否会对NDV的致病性产生影响,本项目拟利用突变PCR技术和已经建立的NDV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NP基因5'端UTR突变体病毒,即NP基因5'UTR含有连续6个核苷酸插入的弱毒株突变体和NP基因5'UTR有连续6个核苷酸缺失的强毒株突变体,通过弱毒株的碱基插入和强毒株的碱基缺失,双向探讨NP基因5'UTR连续6碱基突变对NDV毒力及致病性的影响,为深入了解NDV毒力强弱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本研究对近年来分离的新城疫病毒国内分离株株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我国流行的新城疫强毒株均属于基因Ⅶd型,与目前使用的疫苗株B1、LaSota、Clone30和VG/VA等的同源性较低,并且这些流行株均在NP基因5’非编码区处比疫苗株(LaSota等)多6个碱基。为了研究这种现象对病毒致病力的影响,我们分别构建了强毒GM与疫苗株LaSota的反向遗传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拟构建NP 基因5’端缺失6nt的重组病毒(rGM-6nt)和NP 5’端插入6nt的重组病毒(rLaSota+6nt),并准备在下一步工作中对这两株突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对近年来流行的新城疫强毒株进行了大量分离和系统分析,对了解其遗传演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GM株和LaSota株的反向遗传系统,对NP基因5’非编码区6nt缺失或插入对NDV毒力和致病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为该病毒的致病机制研究以及疫苗研发奠定了较好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3'非编码区自然缺失205bp影响病毒致病性的研究
鼻病毒C型5’端非编码区和2A蛋白的协同作用
口蹄疫病毒S片段缺失70核苷酸对病毒复制和致病性的影响
朱鹮源新城疫病毒P/V/W蛋白N端自然缺失突变对其拮抗宿主干扰素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