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O杂质在铝土矿中含量仅为千分之几,但在流程中循环积累已达10g/l以上,严重危害分解过程,使产品细化,强度下降,不利于砂状氧化铝的生产,削弱了我国氧化铝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复关后,消除K2O毒害,为砂状氧化铝生产扫除障碍,即成为燃眉之急。然而,国内外在K2O对分解过程的毒害机理方面研究很少,难以指导生产,本项目正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进行。首先,采用光谱分析法,考察K2O对铝酸钠溶液物化性质及结构的影响;其次,建立K2O含量与铝酸钠溶液分解率、产品粒度、强度的数学模型,确立K2O存在时分解动力学方程;然后,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并借助核磁共振,考察Na2O和K2O在晶种表面的不同吸附状态,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定K2O和Na2O在氢氧化铝晶种表面的吸附力;最后,用扫描电镜并借助切片法,考察不同K2O浓度对分解得到的氢氧化铝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的影响。在明确K2O毒害机理的基础上,探索其消除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2A66铝锂合金板材各向异性研究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的一维膨胀时程模型
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淀粉分解酶类活性的影响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基础研究
氧化铝生产中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添加剂的分子设计
过饱和铝酸钠溶液两段种分过程中的基础研究
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生长基元演变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