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生境管理方案对东北虎种群恢复的影响评价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0046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肖文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管宇,邹亮,李通
关键词:
种群复壮生境破碎化
结项摘要

Northeast China was the Amur tiger’s primary habitat 100+ years ago. However, due to increasing human-related activities and prey reduction, Amur tiger population is endangered. Recently, tiger population tends to be increasi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Meanwhile, as the pilot project for exploring national park system in 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park for saving Amur tiger and Amur leopard faced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example, how to reduce human disturbance and increase prey population for encouraging tiger population recovery is an urgent and realistic issue for park management, but related researches are very scarce. This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network that we have established for 10 years. We plan to collect tiger scats and prey pellets samples to do diet analysi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iger habitat requirements in the aspect of food chain. Based on camera trapping technique, snow tracking survey and ecological factors investigation, we will simulate the responses of tiger and its prey population on different habitat management scenarios and evaluate the national park’s carry capacity for Amur tigers.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new national park and tiger conservation.

东北虎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因人类活动增加和猎物减少,虎种群处于濒危状态。随着近年生态环境改善,种群在中国有明显回升趋势。同时,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立作为中国探索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试点工程,为东北虎种群恢复迎来重大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管理以减少人类干扰,恢复猎物,促进东北虎种群恢复是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然而目前相应的研究十分匮乏。我们已在该地区开展了10年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本研究基于长期的数据积累,通过对虎及其猎物的食性分析从食物链的角度理解生境需求,运用红外相机技术和雪地足迹调查研究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分布特征,模拟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对不同生境保护策略的动态响应,评估国家公园对虎种群的承载力,为国家公园管理决策和东北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东北虎作为顶级捕食者,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目前种群处于濒危状态。近年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立作为中国探索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试点工程,为东北虎种群恢复迎来重大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管理栖息地,促进虎种群恢复是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我们基于“中国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长期定位监测网络”,收集了东北虎以及三种主要猎物(野猪、梅花鹿和狍)的野外数据,结合放牧、人类活动、道路、村庄的分布等生境信息,分析了多种生境因素对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的潜在影响。研究显示,以上因素影响三种野生猎物的多度,但作用的方式、尺度和程度均存在差异,特别是放牧在时空尺度上对三种有蹄类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模型分析发现虎的日活动节律与野猪和狍重叠度较高,梅花鹿则直接影响虎的占域率,虎的占域率与种群数量存在正相关的三角楔形关系。虎虽然没有在空间上直接回避人类,而是在时间上避开了人类活动的高峰期,但是人类引发的生境干扰主要通过影响猎物数量进而间接对虎的占域和种群数量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揭示了生境变化对东北虎种群的作用机制,说明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工作在关注影响虎自身的生境因素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放牧等影响野生猎物种群的管控,增加猎物承载力,为东北虎种群复壮创造有利条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2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3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4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DOI:10.11949/j.issn.0438-1157.20180900
发表时间:2018
5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DOI:10.3969/j.issn.1005-5770.2022.09.012
发表时间:2022

肖文宏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东北虎生境动态和资源选择研究

批准号:3127056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天明
学科分类:C0312
资助金额:8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荒漠绿洲生境对马铃薯甲虫种群扩散的影响机制

批准号:3166054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超
学科分类:C1402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旅游干扰对中国大鲵生境与种群影响的研究

批准号:3146016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罗庆华
学科分类:C031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大熊猫生境破碎对种群生存力的影响

批准号:30170148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胡锦矗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