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采用昆虫神经突触后电位(EPS Ps)的胞外记录和神经肌肉接点电位(EJPs)的记录技术。测定了硫丹、吡虫啉、杀虫双、甲胺磷、甲醚菊酯、溴氰菊酯等刹虫剂在昆虫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毒理作用,和6种不同组合引起神经毒理作用的变化。通过与单剂毒理作用的比较研究,揭示了硫丹和溴氰菊酯、甲胺磷和溴氰菊酯的毒理互作增强机制;甲醚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外周神经毒理协同作用;甲胺磷和杀虫双及吡虫啉联合处理的不同毒理协同效应。探讨了形成这种差异的毒理机制可能在于不同药剂与突触部位结合的受体之间存在差异。获得结果对指导杀虫剂的合理组合应用与混剂毒理分析与抗性机制分析具重要参考价值,发表4篇论文已先后有7篇次被国外刊物引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Mixotrophic acidophiles increase cadmium soluble fraction and phytoextraction efficiency from cadmium contaminated soils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异基因骨髓移植后不同克隆性T细胞在GVHD和GVL中的作用
CD62L+Tregs调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和GVT治疗淋巴瘤的实验研究
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免疫功能重建的实验研究
基质细胞基因治疗应用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