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双功能修饰酶基因介导的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使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协同杀菌作用消失,严重阻碍肠球菌感染临床治疗。该修饰酶基因常形成转座子在不同菌株中广泛传播,使肠球菌HLGR检出率居高不下。为此深入研究双功能修饰酶基因的转移机理是有效解决肠球菌耐药及感染问题不可或缺的一环。本项目选择临床上主要的肠球菌感染群体-粪肠球菌,依据IS256在菌株中的定位及多寡选取供体菌和受体菌,进行接合转移实验,并通过比较接合转移效率的差异、接合转移子和供体菌在表型(抗生素MIC,耐药基因稳定性)和基因型(双功能修饰酶基因定位、IS256分布)等方面的不同,研究IS256的分布状况对双功能修饰酶耐药基因传播及稳定性的影响,以期通过此研究,进一步了解粪肠球菌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率高的分子机理,为临床上有效解决肠球菌感染及耐药问题提供帮助。
由双功能修饰酶基因介导的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使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协同杀菌作用消失,严重阻碍肠球菌感染临床治疗。该修饰酶基因常形成转座子在不同菌株中广泛传播,使肠球菌HLGR检出率居高不下。为此深入研究双功能修饰酶基因的转移机理是有效解决肠球菌耐药及感染问题不可或缺的一环。本项目选择临床上主要的肠球菌感染群体-粪肠球菌,依据IS256在菌株中的定位及多寡选取供体菌或受体菌进行接合转移实验,通过比较接合转移成功率和效率的差异,研究了IS256的分布状况对双功能修饰酶耐药基因传播的影响。.本研究中共进行了分属于6组的103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作为供体菌与粪肠球菌JH2-2的接合转移实验,结果发现,IS256的存在有助于接合转移,且含残缺IS256(IS256S阳性、IS256L阴性)的菌株接合转移成功率更高:IS256S阳性、IS256L阳性菌株接合转移成功率为10/16=62.5%;IS256S阴性、IS256L阴性菌株接合转移成功率为17/59=28.8%;而IS256S阳性、IS256L阴性菌株接合转移成功率为26/28=92.9%。从IS256的存在位置来看,完整结构转座子(Inter-L阳性、Inter-R阳性)菌株的接合转移成功率高,为7/10=70%;一端缺失IS256臂(Inter-L阴性、Inter-R阳性)菌株的接合转移成功率更高,为31/36= 86.1%;而两端均缺失IS256臂(Inter-L阴性、Inter-R阴性)菌株的接合转移成功率明显降低,为15/57=26.3%。说明Inter-L端缺失IS256有助于接合转移,而Inter-L、Inter-R端均缺失IS256则使接合转移成功率明显降低。综上所述,供体菌中IS256的存在有助于接合转移,其在Inter-R端的存在尤为重要,而且残缺结构的IS256在Inter-R端的存在(H4组)似乎更易于接合转移的成功。而无IS256时(H1组),接合转移成功率明显降低,并且接合转移效率也呈现明显降低趋势(接合转移成功的菌株中只有一半菌株接合转移结果归于“+++”)。.以临床分离粪肠球菌作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转移的研究结果发现,临床分离粪肠球菌可以作为受体菌与粪肠球菌HH22或临床分离粪肠球菌作为供体菌进行接合转移,说明双功能修饰酶基因在临床菌株间传播的可能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猪源粪肠球菌耐药基因optrA作用机制研究
粪肠球菌噬菌体裂解酶作用机制研究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底物分子识别机制的研究
粪肠球菌烯脂酰ACP还原酶在细胞脂肪酸组成调节中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