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肢散白蚁工蚁的再分工行为对氟虫腈毒饵在巢群中的传递效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171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宋敦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叶霜红,李锦钰,薛丽,周正堂,卢延
关键词:
种群治理觅食分工行为白蚁毒饵诱杀
结项摘要

白蚁是一个世界性害虫,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十亿美元。白蚁属于真社会性昆虫,营群体生活。白蚁巢群中有职能不同的品级,如蚁王和蚁后负责生殖,兵蚁负责防御,为数最多的工蚁则承担所有其它工作如开筑蚁道、觅食、哺育幼蚁等。巢群中工蚁之间是否有明确的再分工行为?这些再分工行为是否影响毒剂有效地传给蚁王和蚁后?本项目以黄肢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1)巢群中开筑蚁道的工蚁组成特征;(2)觅食工蚁数量在巢群中的比例;(3)不出巢活动工蚁(从事巢内清洁、搬运卵、看护幼蚁和蚁后)的数量及其组成特征;(4)觅食工蚁在多食源之间的动态分布;(5)出巢工蚁携毒量在兵蚁、非出巢工蚁、幼蚁、蚁王和蚁后的传递分布;(6)觅食工蚁和非出巢工蚁消化道对氟虫腈的解毒代谢。该项目的完成对揭示白蚁的基本生物学行为,丰富白蚁种群治理策略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项目摘要

在一个具有正常功能的白蚁种群内有不同品级:蚁王蚁后负责生殖,使种群延续和扩张;兵蚁负责防御;数量最多的工蚁则负责开筑蚁道、外出觅食及巢群内的所有事务。外出开筑蚁道和觅食的工蚁数量占整个种群数量的20%左右,相对恒定但会及时调整。在一处新的食源地约有占种群1%左右的工蚁在此处劳作。另有80%左右的工蚁会停留在巢群内,负责照顾蚁王、蚁后和若蚁及巢群内的清洁等等工作,并随时补充到外出工蚁的行列。出巢兵蚁数量占整个种群兵蚁数量的20%左右,与出巢工蚁的比例高度一致。. 对Lincoln指数进行修正计算白蚁种群数量:N=5×(a×n) ×(1-0.023×d)/r,(其中N为种群数量,a为标记的白蚁总数,n为第二次重捕白蚁的总数,r为重捕标记的白蚁数,d为释放到重捕的间隔天数)。. 氟虫腈毒土处理后每只工蚁的带药量为0.28±0.05 ng氟虫腈/工蚁,而一次传毒后工蚁和受毒工蚁的带药量分别为0.17±0.01 ng氟虫腈/工蚁和0.06±0.00 ng氟虫腈/工蚁,大约0.05 ng氟虫腈/工蚁的氟虫腈被代谢或被排泄掉。. 氟虫腈、毒死蜱、辛硫磷、克百威、残杀威、联苯菊酯、氯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10种农药处理白蚁种群的实验表明:氟虫腈、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能在28天后完全杀死白蚁室内种群。其次是吡虫啉和辛硫磷,毒杀效果分别达到44.44%和59.17%。除联苯菊酯和氯氰菊酯外,其它8种药剂均能有效地抑制卵和若蚁的产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DOI:
发表时间:2018
2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3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4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20.0744
发表时间:2021
5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DOI:
发表时间:

宋敦伦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圆唇散白蚁工蚁搬运真菌菌核的行为机制以及对生殖力分化的影响

批准号:3187038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苏晓红
学科分类:C0303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补充生殖蚁分化和孤雌生殖对尖唇散白蚁建群行为的影响

批准号:3117036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邢连喜
学科分类:C0302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乙虫腈在环境中的行为归趋机理与模拟

批准号:3127207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新刚
学科分类:C14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吡虫啉抗性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敏感的毒理学机制

批准号:3160166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崔丽
学科分类:C14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