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骨组织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体外应力加载能够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MAPK信号通路是基本的信号传递途径。然而,目前的研究多是采用体外单一应力加载的研究结果。在活体内,由于应力环境及细胞成份的复杂性,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MAPK通路的力信号转导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活体应力环境下BMSCs成骨分化的力信号转导机制,对于探索骨折愈合的最佳应力环境、骨不连的发生机制有重要意义,并可为今后从信号转导途径入手,寻求促进骨修复和骨形成的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拟构建体外BMSCs+PLGA三维培养体系,建立骨不连持续加压和静态固定动物模型,将三维支架进行骨不连端活体内移植,特异性抑制剂分别阻断ERK1/2、P38信号通路,研究不同固定模式对三维体系中BMSCs的成骨分化作用及MAPK通路的力信号转导机制,同时评价体外应力加载细胞支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骨折修复和组织工程方面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应力在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取新西兰大白兔股骨下端骨髓,通过Percoll法进行BMSCs分离培养,加入PDGA三维支架,建立了BMSCs-PDGA三维培养体系;采用ANSYS6.0三维有限元软件对三维支架进行了应力分析;建立了兔肱骨骨不连持续加压和静态内固定的动物模型,进行了BMSCs-PDGA三维支架活体内移植,采用MAPK信号转导通路特性抑制剂U0126、SB203580进行了ERK1/2、P38信号转导通路阻断实验;对 MAPK信号通路阻断后BMSCs-PDGA三维支架的骨愈合能力进行了检测,分析了活体应力环境下BMSCs-PDGA三维支架的骨愈合作用及此过程中ERK1/2、P38信号通路发挥的作用。建立了体外BMSCs周期性流体静压力和剪切力加载装置,对三维支架进行了应力加载下培养,分析了体外应力加载下细胞支架的成骨能力;并对应用加载细胞支架进行了活体内移植,评价了体外应力加载细胞支架在促进骨愈合中的作用。.本研究过程中成功建立了BMSCs-PDGA三维培养体系,发现:持续压应力作用下p-ERK1/2活性显著增强,p-p38未见明显改变,持续压应力+p38信号通路阻断组骨折端骨愈合能力显著增强, ERK信号阻断后骨折端成骨能力下降,表明活体应力环境下BMSCs-PDGA三维支架有促进骨愈合的作用,ERK通路激活能够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而抑制P38信号通路对活体应力环境下的骨愈合有促进作用。.三维支架应力加载后能够促进BMSCs的骨向分化,以复合周期性流体静压力和剪切力加载最为显著,应力加载三维支架植入兔肱骨骨不连端能够促进骨折愈合,而ERK信号通路阻断后其愈合能力显著降低,表明周期性流体静压力和剪切力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促进BMSCs的骨向分化,从而促进骨折愈合。本研究初步明确了ERK及p38信号通路在B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激活ERK信号通路能够促进BMSCs成骨分化,p38信号通路可能对ERK信号通路起平衡作用,周期性流体静压力和剪切力是BMSCs成骨分化的最佳的应力加载方式。.本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SCI论文5篇,另有1篇已投稿,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课题研究过程中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细胞/材料颗粒杂化支架在施以应力作用下体内非骨部位培育活体骨修复体
机械应力作用下成骨细胞在骨改建发生中分子机制的研究
基于BMP-2/MAPK通路骨碎补总黄酮干预模拟失重下成骨细胞功能分化的机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截骨有限元模型应力诱导下成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