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充电电池的优异性能使其应用范围迅速扩大。锂离子电池产业在国际和国内都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氧化锡因具有比现用石墨材料高出二倍以上充放电容量,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研究将打破传统的介质分散模式,拟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方法,制备具有开放孔与纳米复合结构的氧化锡基材料。这种结构将使氧化锡材料在作为锂离子充电电池负极材料使用时,获得充分的电化学反应的位置,达到其理论极限容量781mAh/g,并且使电极具有很好的充放电速率。这种结构还可有效的阻止电极颗粒的长大,保证电极可靠的使用寿命。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氧化锡基纳米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分析三个方面。成果将促进国内锂离子电池工业的发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钠离子电池纳米锡基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构效关系
氧化铜基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性能研究
高容量硅基纳米电缆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
二氧化锡纳米纤维结构构建及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