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川细菌系统发育、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地理学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000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辛玉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宇光,刘洪灿,陈秀玲,刘英昊,孙玉辉,周立光,陈紫娟,谢晶
关键词:
冰川细菌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理学系统发育
结项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微生物是全球性随机分布的,近年有些证据显示特定微生物种群因地理分隔和扩散限制呈现有限的地理分布或地方性分化,但尚存争议。就冰川细菌而言,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属或属以上水平,过于粗略,忽视了细菌种及种以下水平的系统发育差异,难以得出确切的结论。同时没有开展系统的分类学研究,新属和新种的确定性研究也很少。本课题将针对我国代表性冰川中的细菌,进行系统分类、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地理学研究:①用不可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冰川细菌的群落结构、系统发育,揭示其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特点;②用可培养和不可培养的方法,在种及种以下水平找出冰川细菌地域分布的规律和特点,并加以比较;③在群落结构水平和种及种以下水平,研究地理距离、环境因素对冰川细菌生物地理学分布的作用,探索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和维持机制;④从系统分类、遗传多样性角度研究冰川细菌,预计将会确定较多的新物种,丰富低温细菌的资源。

项目摘要

低温环境具有相似的选择压力、相距遥远的地理距离及气候屏障, 是研究细菌生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的理想生态系统。然而,低温环境特别是冰川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没有深入分析我国冰川细菌的地理分布特点以及形成机制。本研究采用可培养和不可培养两种方法对我国六个冰川进行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首次利用气候数据、环境因素数据和地理距离分别与细菌群落相似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得出冰川细菌群落不仅受到年平均降水量的影响,也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同时,有些类群菌株还收到环境条件的制约,有些类群属于全球随机分布,最终形成了具有一定地理分布规律的冰川细菌群落。本研究第一次将气候数据引入冰川细菌生物地理学研究中,为冰川细菌生物地理学研究拓宽一条思路。另外,本研究还获得10个低温细菌新物种及大量低温细菌物种资源,为我国研究和开发低温细菌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飞虱科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0100015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陈祥盛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国厕蝇科分类、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0770252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王明福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中国鲷总科鱼类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4127616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静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鼯鼠类动物的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0970332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李松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