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激活是治疗肝纤维化的重要策略。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在HSC激活过程中的作用正引起重视。前期实验发现调控异常表达的miRNA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一方面可调节miRNA表达,另一方面可抑制HSC活化,但机制不明。本课题将通过miRNA芯片检测和差异蛋白组学方法探讨HDACi类药物VPA对HSC中 miRNA表达的调控作用,全面解析VPA抑制HSC激活的分子机制;还将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验证进一步探讨对miRNA的调控在VPA抑制HSC激活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加深对HDACi类药物调控基因表达相关机制的认识,加深对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和miRNA这两种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为在体内安全有效地调控异常表达的miRNA提供新思路;为早日将HDACi类药物用于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背景: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激活是治疗肝纤维化的重要策略。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在肝星状细胞激活过程中的作用正引起重视。前期实验发现调控异常表达的miRNA 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一方面可调节miRNA 表达,另一方面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但机制不明。研究目标:本课题通过miRNA 芯片检测和差异蛋白组学方法探讨HDACi类药物丙戊酸(valproic acid, VPA) 对肝星状细胞 中 miRNA和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对miRNA 的调控在VPA 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1. 获得包含205种miRNA的差异表达谱,表达增高的41种,减低的163种,且功能与VPA 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一致。提示VPA 有可能通过调控miRNA的表达发挥其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2. 获得差异蛋白表达谱,共鉴定蛋白1499种,表达增高的54种,减低的32种。且差异蛋白功能分类最为集中的是RNA转录后修饰,此外还包括细胞生长增殖、移动和信号传导等。提示VPA通过调控包括组蛋白在内的蛋白乙酰化水平,不仅直接调节DNA复制,还可调控RNA转录后修饰,因而从多方面调控基因表达,发挥作用。这是对HDACi调控基因表达机制的一个全新发现。3. 在差异蛋白中筛查差异miRNA的靶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归类。VPA处理肝星状细胞所引起的全部差异表达蛋白中,约73%是差异miRNA的靶基因,提示对RNA转录后修饰的调控是VPA调控基因表达,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此外,对差异miRNA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分析中,排在第一位均为RNA转录后调控,提示在肝星状细胞中,受VPA调控的miRNA和蛋白之间存在相互调节的网络关系。总结:本研究全面解析了VPA 抑制肝星状细胞 激活的分子机制,加深了对HDACi调控基因表达相关机制的认识,为早日将HDACi类药物用于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VPA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控能力的影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调控巨细胞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
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设计和合成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肺癌放射增敏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