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阵列负载活性半焦新型脱硫剂的制备及脱硫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47200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刘丽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廖洪强,张岳玲,王进平,张颖毅,赵大伟,陈燕,孙永奇,王博,王昊
关键词:
半焦纳米复合材料脱硫纳米阵列
结项摘要

For the present, the technology of desulfurization for the coal-fired power plant has many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high investment and operating costs,more solid waste. Especially it is hard to meet the emissions requirements of the govern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new desulfurizer for integrating the desulfurization. This project is focus as follow: (1)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for the activation of semi-coke. (2)The technical of CeO2 coated on activated semi-coke by the hydrothermal process and the template method. Nano-particles and nano-array were loaded on activated semi-coke by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time, concentration of liquid and pH value.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sion, microstructure, morphology, surfac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reparation technology were investigated. (3) The evaluation on the capacity and reaction mechanism of desulfurization of the compound catalyst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The mechnisms of s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and concerted catalysis and collaborative redution were studied during the desulfurizer process, which establish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ication of new desulfurizer.

本项目针对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投资和运行成本大、副产物难再利用、SO2排放量居高不下、难以满足国家对SO2排放要求等问题,开展纳米阵列负载活性半焦新型脱硫剂的研究,揭示制备工艺对半焦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规律,以及活性组分对半焦协同催化/转化吸附脱硫的作用机理,通过新型热再生工艺实现硫的回收利用。具体研究:(1)半焦活化工艺对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规律,揭示半焦活化机理。(2)半焦改性工艺与机理研究:采用模板法与定向生长技术相结合在表面成分和结构复杂的半焦表面原位生长CeO2等纳米阵列;揭示负载工艺对半焦组成、微观结构形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规律;通过调控工艺参数,获取最优的改性工艺路线制备新型高效脱硫剂。(3)系统研究烟气成分、温度、负载工艺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探讨活性半焦孔隙结构及不同表面活性位点对吸附过程的作用机制,揭示SO2吸附与解吸机理,为新型脱硫剂工业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SO2的减排控制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国是煤炭大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富煤、少油、贫气”的能源结构使得我国在较长时间以来以及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煤炭高度依赖。目前,工业SO2的排放虽有所下降,但仍占总排放量的90%以上,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近几年,雾霾天气频发,人们迫切需求限制工业烟气排放,并对其进行有效治理。目前,我国工业上脱硫主要采用石灰石-石膏法,但此法存在投资和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副产物(石膏)难以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多数依赖国家补贴维持运行,并且SO2的排放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寻求价格低廉的新型脱硫剂,迫在眉睫。本项目针对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投资和运行成本大、副产物难再利用、SO2排放量居高不下、难以满足国家对SO2排放要求等问题,开展纳米阵列负载活性半焦新型脱硫剂的研究,揭示制备工艺对半焦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规律,以及活性组分对半焦协同催化/转化吸附脱硫的作用机理,通过新型热再生工艺实现硫的回收利用。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获得了如下成果,(1)半焦活化工艺与机理。通过对不同产地半焦活化工艺进行研究,获得了不同活化方法、活化剂种类、活化工艺对半焦表面物理化学性能以及脱硫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系统研究了脱硫反应机理;(2)半焦改性工艺与机理研究:采用模板法与定向生长技术相结合在表面成分和结构复杂的半焦表面原位生长CeO2等纳米阵列;揭示了氧化铈、氧化铜MOFs、氧化锰等元素对半焦表面进行改性,获得了负载工艺对半焦组成、微观结构形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规律;通过调控工艺参数,获取最优的改性工艺路线制备新型高效脱硫剂。(3)系统研究烟气成分、温度、负载工艺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4)深入探讨活性半焦孔隙结构及不同表面活性位点对吸附过程的作用机制,揭示SO2吸附与解吸机理(5)最后,探讨研究了纳米材料负载活性半焦的复合脱硫剂的再生工艺与机理,为新型脱硫剂工业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09.026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DOI:10.3724/sp.j.1089.2022.19009
发表时间:2022
4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5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刘丽丽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470017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9685008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4.5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0221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0058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7200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902127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80210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17202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以褐煤半焦为载体的高温煤气脱硫剂脱硫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2097610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余江龙
学科分类:B0815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活性半焦的催化法制备及其脱硫机理研究

批准号:50204011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张香兰
学科分类:E04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高活性可再生纳米稀土脱硫剂的制备与脱硫机理

批准号:90210003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张世超
学科分类:E0415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4

低温SCR活性半焦/纳米粒子(阵列)复合催化剂制备、表征及脱硝机理研究

批准号:5117200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作泰
学科分类:E0203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