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酸化、次生矿物形成与生物絮凝耦合效应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作用与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2097704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0.00
负责人:王电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余光辉,梁剑茹,王建刚,张德伟,钟磊
关键词:
生物絮凝污泥脱水生物沥浸生物酸化次生矿物
结项摘要

污水处理厂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 - 污泥,生物沥浸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处理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新技术,本项目研究了生物沥浸技术处理污泥的过程中,产生的生物酸化效应、次生矿物形成效应和生物絮凝效应,并通过观测污泥的毛细吸附时间CST、比阻以及进行抽滤脱水效果的变化,研究了污泥中的结合水/自由水含量、污泥中磷、蛋白质、糖类物质的含量变化,观测污泥中胞外多聚物EPS组分变化,观测污泥的ζ电位、颗粒结构及颗粒粒径的变化,分析次生矿物中元素组成,确定其中的官能团,并进一步确定次生矿物的种类,研究了所用微生物嗜酸性硫杆菌产生絮凝剂的能力,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生物沥浸技术处理污泥所产生的生物酸化、次生矿物形成以及生物絮凝的耦合效应对提高污泥沉降性能、脱水性能的机制,这有助于今后采取措施强化污泥浓缩与脱水的效率,对降低污泥处理成本、污泥减量减容具有极其重要学术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项目摘要

本项目采用生物沥浸技术处理城市污泥,研究生物酸化效应、次生矿物形成、微生物分泌的胞外多聚物EPS及其耦合作用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酸化过程中,污泥pH降到2.90时污泥体积减少近50%,污泥Zeta电位逐渐升高,从-25.2 mV升至9.6 mV,促进了污泥脱水性能的提高;同时,生物沥浸中产生了施氏矿物晶体,对污泥的脱水性能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用化学硫酸调理的污泥,絮体结构遭到破坏,污泥絮体颗粒变小。随着施氏矿物添加量的增加,污泥比阻快速减小,添加矿物量达到3.50 g/L时,污泥比阻降为35.78×1012 m/kg,比原始污泥降低约1/6;污泥沉降性能不断提高,且自然沉降后上清液浊度越来越低。通过显微照片的观察,施氏矿物具有吸附架桥作用,促进污泥絮体的团聚。试验证实生物沥浸过程施氏矿物的形成利于城市污泥脱水性能的提高。研究发现,生物沥浸前期污泥中EPS含量减少,而后期稍有上升。生物沥浸前期污泥中结合水的含量不断下降,在pH 2.6左右达到最低,生物沥浸能够有效降低污泥结合水的含量,从而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效果。当污泥的浓度在2%-5%之间时,污泥的浓度越高,生物沥浸过程延长,且污泥的脱水性能下降。. 采用SAS岭回归分析可知,生物沥浸过程中,胞外多聚物EPS的 Slime层、总结合水、三价铁、A.t、异养菌、pH对城市污泥生物沥浸脱水性能提高的贡献率分别为19.67%、18.92%、15.10%、13.08%、12.58%、12.06%、8.58%。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王电站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剩余生物污泥资源化—生物污泥絮凝剂的研制、构效关系及絮凝机理研究

批准号:5100804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张秀红
学科分类:E10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污泥生物炭-高铁酸盐协同调理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机理研究

批准号:5160850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鲁涛
学科分类:E10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污泥生物沥浸中次生矿物形成及其对重金属吸持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2127707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崔春红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温度响应型絮凝剂对污泥热固化脱水的作用机理

批准号:5150828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宾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