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灵长类猕猴视皮层 V4 空间方位选择性的神经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80086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尹家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晔,弓洪亮,李晓红
关键词:
整合视觉信息处理视皮层腹侧通路感受野
结项摘要

A central question is how neurons from visual cortex integrates information form their source input. Orientation selectivity is one typical case of visu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ientation responses across different visual cortex offers a great window to explore the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visu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re are two main mechanisms according to earlier studies: 1. One neuron’s orientation selectivity may inherit from its source input. 2. Orientation selectivity may be integrated according to the topographic organization of a neuron’s input. Both of these two hypotheses seem to be reasonable in principle. Which is the truth? Or are there some other mechanisms for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we need this grant’s support to perform electrophysiology recordings on awake macaque V4, to study the neur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rientation selectivity and neuron’s receptive field’s shape,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orientation selectivity of V4 neuron’s sub-areas. This study will help us to deduc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origin of orientation selectivity of V4 neurons in primates. Furthermore, this study will help us know more about the direction of visual information flow across different visual areas.

视觉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是视皮层的神经元是如何对前一级视觉信息进行整合的,而空间方位选择性的形成则是这一信息整合的典型代表,研究神经元空间方位选择性的跨脑区整合机制为我们窥探视觉大脑的工作原理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推断神经元的空间方位选择性有两种可能的机制:一种是从前一级具有相似空间方位选择性的神经元继承而来,另一种是根据前一级神经元的拓扑投射整合而来。两种假说从原理上似乎都是行得通的,但是神经元的空间方位选择性的产生具体是哪一种,还是有其他的运行原理?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计划主要在清醒猴的V4脑区开展电生理记录的手段,通过对感受野结构的描绘,和感受野亚区的空间方位选择性的分析,来推断具有不同空间频率选择性的V4神经元的空间方位选择性产生的可能的神经机制,为人们了解视皮层的神经元信息的整合机制提供一些新的重要的分析思路和实验证据。

项目摘要

视觉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是视皮层的神经元是如何对前一级视觉信息进行整合的,而空间方位选择性的形成则是这一信息整合的典型代表,研究神经元空间方位选择性的跨脑区整合机制为我们窥探视觉大脑的工作原理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推断神经元的空间方位选择性有两种可能的机制:一种是从前一级具有相似空间方位选择性的神经元继承而来,另一种是根据前一级神经元的拓扑投射整合而来。两种假说从原理上似乎都是行得通的,但是神经元的空间方位选择性的产生具体是哪一种,还是有其他的运行原理?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了内源信号光学成像技术和清醒猴在体电生理技术,对猕猴的V1,V2和V4三个脑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三个脑区对于正弦光栅和短线复合图形视觉刺激的反应,发现V4神经元空间方位选择性极有可能是通过整合了具有特定拓扑对应关系的前一级神经元的输入信息而来。该结果对于人们深入研究视觉信息的整合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1.10.047
发表时间:2021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4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5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6

尹家鹏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非人灵长类颞叶和枕叶视皮层在图像知觉和认知中的作用机理

批准号:30623004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王毅
学科分类:C0907
资助金额:12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猕猴视觉皮层V4对运动信息的处理机制研究

批准号:3137111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吕海东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非人灵长类动物感觉皮层信息处理机制研究

批准号:3157235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陈丙波
学科分类:C0408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人工视觉假体诱发视皮层轮廓方位感知的神经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0162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陆一樑
学科分类:H281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