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硫化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固硫机制、储锂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67118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5.00
负责人:朱永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智,张开龙,郭璁,胡磊,张雪倩,许艳华,周杰
关键词:
硫化物合成方法复合材料硫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结项摘要

Improv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sulfur cathode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composites is a newly hot research field of lithium sulfur battery. In this project, based on our previous work of formation S-rich S1-xSex/C composites to enhance the electrochemical cycling performance of the sulfur cathode materials, we propose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a series of S/sulfide/carbon and SxSe1-x/sulfide/carbon composites and study their confine mechanism of sulfur specie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e will choose some sulfides with relatively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uch as some nonstoichiometric sulfides (such as CuxSy、FexSy) and layered sulfides (such as NbS2、TiS2) and explore the synchronous or step-by-step synthesis methods of the composites of sulfur, sulfides and nano porous carbon. We will explore the electrochemical cycling performance of the ternary composites. Raman and XPS and other techniques will be appli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thium polysulfides and the sulfides composites, and to reveal the confine mechanism of sulfur species of the composites. We will also study the functional composite effects of sulfides and carbo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the composites. We want to assemble the full cells based on the S/sulfide/carbon composites as cathode and the pre-lithiated Si, Ge materials. We wish to achieve 1-2 kinds of full-cells with good performance.

功能复合思路进行复合材料设计,提升硫正极材料电化学循环性能及相关机制研究是目前硫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申请人前期合成S1-xSex/C复合材料以有效提升硫正极材料性能的基础上,本项目拟开展硫/硫化物/碳和SxSe1-x/硫化物/碳多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相关固硫机制、储锂性能研究。探索导电性较好的非化学计量比硫化物(CuxSy、FexSy等)和层状硫化物(NbS2、TiS2等),与硫和纳米多孔碳基底复合的同步或分步制备方法;研究三元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循环性能;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研究电化学循环过程中多硫化锂与硫复合正极材料的相互作用,揭示复合材料的固硫机制;探讨复合材料中硫化物和碳对其电化学性能影响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硫正极材料电化学循环性能。将该复合材料与申请人已合成预锂化的硅、锗负极材料组装全电池,争取做成 1-2 种性能良好的全电池。

项目摘要

单质硫,作为稳定的非金属单质,因为其本身极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mAh g-1),被视为具有应用前景的电池正极材料。然而,因为本身一些性质,比如,较低的电导率,多硫化物的溶解扩散以及放电产物硫化锂的电子绝缘性,阻碍了其应用发展。. 本项目在2017.1-2020.12期间,对硫/硫化物/碳和SxSe1-x/硫化物/碳多元复合正极材料进行一系列功能复合的研究,共发表文章18篇,阐述了复合材料具体的固硫和储锂机制,为发展高比容量硫电池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方案。. 基于P4S10母体,我们采用固相反应首次制备了一系列富硫型磷硫分子P4S10+n,作为正极材料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这种新型的磷硫分子以及其结构分析与储锂机理研究为有望磷硫分子以及高能量密度型锂电池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Angew)。不同金属化合物在提升Li-S电池性能方面表现出了巨大差异。通过实验和理论结合的方式研究了金属钴基化合物(Co3O4, CoS2, Co4N和CoP)在Li-S化学中的动力学行为,发现钴基化合物中阴离子的价电子的p能带中心相对费米能级的位置是影响Li-S电池界面电子转移反应动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Joule)。另外,设计了钴单原子来诱导多硫化物在碳纸基底上的球形沉积,从而提升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通过理论模拟和试验表征,单原子钴能重构多硫化物中间体的电子结构,提升锂离子和电子的纵向扩散和传输,以实现多硫化物的球形沉积。在50μA/cm2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600小时以上(JMCA)。. 本项目通过功能复合思路对硫化物进行合成负载以及深入电化学研究,探讨了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的体系之间的作用结果,加深了对于理解硫正极材料在实际电池中的相关问题的认识。相对于单纯的碳复合硫电极材料,对电池材料进行一定的元素改性,可以明显提升其电化学性能,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解决硫化锂等物质的转化效率低等问题。同时,开发先进的表征技术以及理论支持,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电池内在的作用机制,对于类似的固相转化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5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朱永春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187523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20115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778042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7817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875063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7815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多级孔碳微球的宏量可控制备、锂硫电池性能及固硫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5140221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陈锡安
学科分类:E020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锂硫电池用新型单片海绵碳仿生合成及固硫性能研究

批准号:5120224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胡文
学科分类:E020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功能化空心碳-硫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储锂性能研究

批准号:2160608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磊
学科分类:B08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氮掺杂生物质碳/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批准号:2190804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黄中原
学科分类:B08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