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产山小橘属植物中铜绿假单胞菌III型分泌抑制剂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350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左国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刚山,王根春,韩峻,王意银,张云玲,李玉卿,杨翠先,张新娟,王峰
关键词:
山小橘属铜绿假单胞菌活性成分III型分泌
结项摘要

鉴于前期研究发现滇产山小橘属药用植物具有显著的抗临床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III型分泌[Type III Secretion (T3S)]毒素ExoU的活性,本项目拟采用活性导向分离法,进一步研究光叶山小橘 [Glycosmis lanceolata (B1.) Sprehgel ex Teysm.et Binn.] 等四种同属植物中抗PA T3S的活性成分,包括研究直接抗T3S的活性成分和对活性成分与现有抗菌素联合应用的评价,考察这些成分单独或与抗生素合用阻断PA毒素分泌的作用或减少抗生素用量的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抗T3S的作用方式,寻找抗PA作用机制新颖的先导化合物,从源头上为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PA新药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两种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病原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天然及获得性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A)使现有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受到了严峻挑战,亟需开发新的药源,研发新型抗耐药菌药物。当前,从中草药等天然资源研发潜在的抗耐药菌新药和抗感染新型途径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与MRSA相比,PA细胞对中草药成分透过性差,难于发现理想的抗PA活性成分;相反,针对PA III型分泌系统毒力因子ExoU 磷脂酶A2(PLA2)抑制剂的抗PA策略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采用活性导向的植物化学方法对400余种滇产中草药提取物抑制PA的PLA2和抗MRSA成分进行了系统筛选和跟踪研究,用棋盘式微量稀释法和动态时间-杀菌曲线法评价了抗PA和MRSA药效成分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联合的抗耐药菌协同增效作用。获得的重要成果包括①中草药抗PA成分及对毒力因子sPLA2的抑制作用:发现穗花杉双黄酮和表木栓醇具有较强抗PA活性和抑制sPLA2作用,其MIC50 (n=12) 分别为128和150 mg/L。二者抑制sPLA2的IC50 (mol/L) 分别为380和617;二者与头孢头孢他啶联用具有协同和相加作用, 其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为0.18~1.25。提示PLA2抑制活性可能是其抗PA作用的机制之一;PLA2抑制活性也可能是该二个化合物阻断PA ExoU毒力因子的独立机制。二者兼具直接抗PA作用及消除PA毒力因子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②直接抗MRSA成分:发现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单用MIC/MBC值(16 ~ 64 mg/L)与阿米卡星(Ak)和庆大霉素(Gm)相仿,二者与氨基糖苷类等多种常用抗菌剂呈广谱协同抑菌(FICIs在0.25 ~ 0.5)和杀菌(△LC24范围在2.02 ~ 2.25)作用;苏木中原苏木素A和B单用的MIC50值分别为64 和128 mg/L,与Ak和Gm等也呈协同 (FICI在0.078~0.500)并逆转耐药作用且细胞毒性很低;发现丹参多酚酸盐MIC为128-256mg/L,可与氨苄青霉素等协同(FICIs值为 0.375-0.5),并逆转MRSA对Ak的耐药性。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了有关中草药抗PA和MRSA的物质基础,丰富了中草药抗耐药菌化学成分,展现了中草药抗PA毒力因子机制的前景,为从病原菌毒力因子途径克服耐药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3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左国营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MexS调控铜绿假单胞菌III型分泌系统分子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160011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靳永新
学科分类:C0108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III型分泌系统的相关性研究

批准号:3097011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杨洪江
学科分类:C0108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铜绿假单胞菌分泌型Ndk促进宿主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批准号:3187263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克斌
学科分类:C0108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铜绿假单胞菌Ⅵ型分泌系统钼转运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3180012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铁涛
学科分类:C01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