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枳和红橘为材料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结合当前研究热点-菌根共生信号物质酚类,研究盆栽沙培条件下,柑橘-菌根共生建立的不同时期(孢子萌芽和根外菌丝生长期、菌丝侵入根系期)根系酚类分泌物的组成和含量变化,探索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柑橘根系酚类物质的影响;研究柑橘-菌根共生建立的不同时期,菌丝生长量与酚类物质组成与含量的关系;探明缺铁胁迫下,酚类物质与细胞壁铁的解吸以及根系三价铁螯合物还原酶的关系;提取根系RNA,克隆酚类物质合成的关键酶- - 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分析丛枝菌根真菌对苯丙氨酸解氨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柑橘菌根共生建立的不同时期苯丙氨酸解氨酶相关基因的亚细胞定位,以期明确缺铁胁迫下柑橘-菌根共生体中酚类信号物质的功能作用,为丛枝菌根真菌在柑橘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以枳和红橘为试材,接种丛植菌根真菌Glomus versifome,探索柑橘菌根建立的两个时期(孢子萌芽和菌丝伸长期,菌丝侵入期);研究缺铁条件下,AM真菌对柑橘根系分泌物组分和含量的影响;克隆与酚类物质合成相关的基因,探讨AM真菌对该基因实时表达的影响,同时,探索该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孢子萌芽和菌丝伸长期是接种AM真菌后的第10-15天,第15天后进入菌丝侵入期。缺铁条件下,接种AM真菌明显提高了根系分泌物中阿魏酸、没食子酸、根皮素、根皮苷和水杨酸等5种酚类物质含量。发现了接种处理中存在FA物质,而未接种处理中不存在。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根系FCR活性,促进了柑橘根系细胞壁铁的解吸量;首次在柑橘上克隆得到了Pt-PAL1基因。接种处理中柑橘根系Pt-PAL1基因实时表达量显著高于未接种的;该基因定位于柑橘的细胞壁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柑橘丛枝菌根共生体与多胺的交互作用研究
外生菌根共生体双方信号识别因子的研究
苹果缺铁胁迫下铁素再分配效率及其调控途径研究
盐胁迫下菌根共生维持酸枣钾、钠离子稳态平衡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