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的燕沟流域为平台,结合较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查明流域1971~1980年、1981~1990年、1991~2000年和2001~2008年等不同时期治理措施的空间配置。利用"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获取不同历史时期各治理措施条件下土壤、植被根系和凋落物样品,分析植被根系和凋落物的生物量与C/N、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及有机碳的矿化分解特征,研究治理措施影响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变化的过程,明确小流域综合治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与有机物质输入量、有机碳矿化分解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GIS技术,研究治理措施时空变化条件下,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揭示影响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主导因子。为评价水土流失治理条件下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和固碳潜力提供基础资料和借鉴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黄土小流域人工地表景观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贵州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特征、形成机制和储量估算
黄土区多尺度小流域土壤水蚀动态过程模拟研究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泥沙来源对侵蚀环境变化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