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多集中在云南生态环境中最脆弱、最敏感地区,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及生态环境近40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云南省、云南周边地区和下游地区、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25个少数民族因文化及发展程度的差异、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的不同、与自然环境协调方式不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方式不同,必然引起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过程、驱动力的差别,其生态效也应不同,所以认识与对比不同少数民族文化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和退化土化受损过程的影响是认识云南生态最脆弱、最敏感地区土地生态系统过程及其驱动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本项目拟基于多源数据对比不同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子变化的格局与过程的差异,以及所起的生态效应的差异,探讨少数民族文化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机理及其引起的生态效应的变化,从而推进LUCC驱动力的研究和探讨把多个案例进行比较、综合的研究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怒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
湟水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水文效应遥感研究
土地利用/覆被及其变化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干旱区绿洲人为驱动的两种典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