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治疗因缺乏特异的有效靶点,疗效并不理想。寻找新的有效治疗靶点、改善靶向治疗中出现的耐药问题,是实现突破的关键。.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单克隆抗体CP-751871可通过受体泛素化引起下调;采用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初步分析β-arrestin1参与IGF-1R泛素化。我们推测,受体下调是提高靶向治疗效果的关键,β-arrestin1在受体下调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改善靶向治疗疗效的突破点。.为证实本假说,本课题拟研究CP-751871与受体结合后激活的下游信号传导通路以及受体下调的途径;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在活细胞实时监测引起IGF-1R泛素化的类型;明确IGF-1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arrestins、MDM2、GRKs等在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以及成为新的有效治疗靶点的可能性,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本研究采用细胞增殖实验、细胞转染技术、免疫印迹及免疫共沉淀以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单克隆抗体CP-751871靶向治疗肺癌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我们的研究证实:1)CP-751871可以通过阻断IGF-1R与其配体IGF-1的结合抑制IGF-1R的活化磷酸化,进而阻断其下游的Akt及部分阻断和延迟ERK1/2分子的磷酸化及信号通路。2)对比IGF-1或者CP-751871直接作用于细胞系,前者可以引起IGF-1R的磷酸化活化进而激活下游Akt和ERK1/2信号通路,而后者只可以引起IGF-1R下游ERK1/2的磷酸化活化。3)低表达β-arrestin1可降低CP-751871引起的ERK1/2磷酸化,增加细胞对单抗的敏感性。4)IGF-1及CP-751871均可引起IGF-1R的泛素化下调。5)MDM2是受体泛素化过程中的E3泛素连接酶而β-arrestin1为MDM2结合到受体上提供了结合位点,低表达β-arrestin1可以减弱CP-751871引起的受体泛素化降解,降低细胞对单抗的敏感性。据此,我们得出结论,CP-751871可以部分阻断IGF-1R的下游信号通路,并引起受体的泛素化下调;CP-751871引起的下游ERK1/2的磷酸化及受体泛素化下调均需要β-arrestin1的参与,β-arrestin1是CP-751871靶向治疗过程中的关键蛋白,是单抗治疗敏感性的分子标志,还可以成为新的有效治疗靶点,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靶向LDH-A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靶向纳米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
受体介导211At-depreotide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基础研究
补精解毒方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