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mpressive sensing理论的单探测器太赫兹成像技术

基本信息
批准号:6097700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2.00
负责人:王民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梁志毅,杨尧,樊英平,赵巨兴,李永宁
关键词:
理论单像素CS成像随机模板太赫兹
结项摘要

由于太赫兹辐射的透视性、安全性及其光谱分辨能力,使太赫兹技术在空间探测、安全检测、化学和生物制剂的检测以及医疗诊断等各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近年来新的Compressive sensing理论,采用单点太赫兹探测器实现二维太赫兹成像的新技术。CS理论基于信号的稀疏特性,通过随机采样模板将高维信号压缩投影到低维空间,再将一系列低维信号恢复出原信号。在本项目中,Thz光束通过目标物体后,在目标物体和单点探测器的聚焦透镜之间加有随机模板,并利用一组随机模板(数百幅)成像。模板由随机分布的透光和不透光的方格组成。从模板透射出来的Thz光束聚焦在单点Thz探测器上,经单通道A/D采样后,通过相应的图像恢复算法,即可恢复目标物体的成像。优化的压缩恢复算法可加快太赫兹成像。该技术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均匀性好,不需目标物体或扫描源移动,只需单点探测器,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

项目摘要

由于太赫兹辐射的透视性、安全性及其光谱分辨能力,使太赫兹技术在空间探测、安全检测、化学和生物制剂的检测以及医疗诊断等各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移动随机模板的单太赫兹探测器压缩成像方法。首先,研究了大气分子和常见水凝物对太赫兹的衰减情况,分析了水凝物对太赫兹波的影响,给出了大气分子的太赫兹波吸收谱线和太赫兹波大气窗口。.  然后对压缩传感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信号的稀疏表示方面,研究对比了5种信号的稀疏表示方法,针对光学成像系统,提出了2种测量矩阵的生成方法,并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在稀疏重构算法方面,研究对比了3类主流稀疏信号重构算法,包括OMP、CoSaMP、BPDN、GPSR、Min-TV等算法。.  重点研究单探测器太赫兹压缩成像的稀疏方法及恢复算法,研究了多种恢复算法的准确性以及峰值信噪比与采样次数的关系,并检验了各恢复算法对噪声的敏感性。提出了一种窗口平移随机模板获取方法以及将其引入单探测器成像的方法,通过基于压缩传感理论的单探测器成像方案数字仿真,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的物理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移动随机模板的单太赫兹探测器压缩成像系统设计。 THz光束通过目标物体后,在目标物体和聚焦透镜之间加有随机模板,模板由随机分布的透光和不透光的方格组成,从模板透射出来的THz光束聚焦在单点THz探测器上,经光学锁相环滤波、放大后,由数据采集单元获取,并通过串口传递给上位机。采集的数据通过相应的图像恢复算法处理后,即可恢复目标物体的像。该系统采用软体PCB作为随机测量模板,并设计了相应的自动换模机构。它主要由返波振荡器、光斩轮、透镜组、自动换模板机构、电机驱动器、热释电探测器、光学斩波器、锁相放大器、数据采集单元、计算机等部分组成。. 通过与首都师范大学THz实验室进行合作,我们进行了多组物理成像实验,并针对实验结果和仿真数据做了对比分析,验证了移动随机模板单探测器THz成像系统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及可行性。该技术具有空间分辨率高,不需目标物体或扫描源移动,只需单点探测器,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目前还存在成像质量不够理想、时间长等不足,有待今后继续研究。.  发表国内会议论文1篇,国内EI索引期刊1篇,申请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2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DOI:
发表时间:
3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4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5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1441.2020.05.004
发表时间:2020

王民钢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Compressive Sensing 理论及信号最佳稀疏分解方法研究

批准号:60776795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石光明
学科分类:F0210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2

基于Nb超导隧道结的太赫兹单光子探测器的研究

批准号:1140308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欣幸
学科分类:A190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面阵探测器的连续太赫兹数字全息三维成像研究

批准号:6137711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琦
学科分类:F050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石墨烯的可调谐太赫兹探测器

批准号:U193010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张永哲
学科分类:A31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