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金丝猴社会体系稳定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30061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300.00
负责人:李保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北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齐晓光,郭松涛,任宝平,刘志瑾,何刚,于海丽,魏玮,朱文文,黄康
关键词:
稳定机制个体迁移社会体系栖息地川金丝猴
结项摘要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灵长类动物走上了灭绝的道路,如何保护这些濒危的灵长类动物已经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灵长类作为进化最高等的动物,可利用完善的社会体系(social system)来维持种群稳定。因此探讨它们如何通过社会体系将个体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因此来适应变化的环境,是灵长类学者一直关心的科学问题。本项目以川金丝猴为研究对象,在个体识别与永久标记的基础上,结合遗传学研究结果,从个体、单元、分队的不同视角,通过长期跟踪观察,了解川金丝猴个体迁移规律及其支配从属关系,阐明组成群的OMU动态变化规律,揭示川金丝猴社会体系维持的机制,从而建立川金丝猴重层社会体系的组织模式。通过比较川金丝猴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社会体系的变化,验证生态因子影响重层社会体系进化的假说,回答灵长类社会体系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理论问题,从而为更好的保护与管理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灵长类作为动物界进化最为高级类群,能够通过完善的社会体系调节个体间相互关系,维持种群稳定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迄今为止,科学家发现生活在非洲的狮尾狒(Theropithecus gelada)和埃及狒狒(Papio hamadryas),能够形成100-500只的大群,保持一种重层社会的结构体系,这在灵长类社会及其罕见,但是研究发现在维持种群稳定的机制上,两个物种采取截然不同的运转模式,人们渴望有第三种重层社会的灵长类出现进行对比研究。通过野外艰苦的跟踪观察,结合分子遗传学比较分析,应用卫星项圈跟踪定位,我们逐步揭开了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社群的神秘面纱。发现在川金丝猴社群中,雄性个体性成熟后离开出生的繁殖群(OMUs)而形成全雄群(AMU),雌性个体出生后则留在繁殖群内,雄性性吸引与雌性的亲缘关系是维持社群稳定动力,是目前发现的重层社会体系中第三种结构模式--松散的母系社会。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强,许多猴群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导致猴群形成为孤立猴群,但是通过雌性不断在繁殖群间出没,发生红杏出墙事件,全雄群中的雄性个体不断替换繁殖群中的家长,而保持社群的遗传多样性,维持种群的健康发展。发现川金丝猴的群是由一雄多雌繁殖单元(OMU)和全雄单元(AMU)为基本活动单元,形成包括分队(Band)、群组(Herd)和社群(Troop)的4层结构的重层社会模式,这种重层社会的进化不同于非洲狒狒的分裂模型,而是起源于亚洲叶猴类祖先,由一夫多妻制小群聚合而形成(聚合模型),代表着一种新的重层社会进化途径,谱系与生态因素共同影响了重层社会系统的进化历史,其观点打破了西方学者半个世纪以来的一贯认识,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灵长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Nature Communications、Current Biology等期刊上,被Science、BBC-earth、New Scientists等国际著名科学媒体进行报道。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李保国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362007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3010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82.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370202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0312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7227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0375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970116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044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0107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亲缘关系影响川金丝猴社会行为模式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180031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魏玮
学科分类:C03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秦岭川金丝猴重层社会系统的研究

批准号:3100017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张鹏
学科分类:C03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川金丝猴全雄群社会系统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173010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李保国
学科分类:C0302
资助金额:282.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雌性秦岭川金丝猴的后代抚育与社会合作

批准号:3180031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唐施翼
学科分类:C03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