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遵循继承性的原则,围绕中风病先兆证的诱因、病因病机、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舌象、脉象、预警指标等临床表现,采用循证医学文献评价方法,四诊信息的标化研究,问卷调查,软指标数据转化,系统评价方法分析多维数据,提取证候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和评价预警指标,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预警模型,并经前瞻性临床验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与中风病先兆证证候特征及其预警指标密切相关的关键性指标和一般性指标,为中风病的早期诊断、早期防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背景.中风是导致全球范围内疾病负担加重的一种重大疾病,也是人类第二个常见疾病死亡和第七大致残原因的疾病。如果能及时预警,对中风病的早期诊断、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二、方法.综合应用文献系统评价、专家问卷咨询、临床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评价中风病先兆证的证候特征及其预警指标。.三、研究内容.1.中风病先兆证四诊信息“软指标”的标化研究。.2.中风病先兆证中医证候特征的提取。.3.中风病先兆证预警指标的筛选和评价。.四、结果.(一)建立了中风病先兆证证候特征专家咨询问卷。.(二)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评价.1.专家问卷咨询: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88份,失访12份,失访率2%,信度=0.97, 效度=73.11%。.2.临床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发放问卷850份,收回问卷769份,失访81份,失访率9.53%,信度=0.51, 效度=66.27%。.(三)中风病先兆证的临床特征表现.1.疾病史主要为糖尿病、高血脂症和脑动脉硬化。.2.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症。.3.病因病机主要为年老体衰、气血津液紊乱、脏腑功能失调。.4.主要证候为气虚血瘀证、痰瘀证、风痰证、肝风内动证。.5.主要症状有倦怠乏力、语言不利、肢体麻木、头昏/头晕/目眩、感觉异常/感觉减退、精神不振/神情呆滞、黑蒙、头胀痛、口角流涎/流涎、嗜睡。.6.舌象主要有舌暗/舌黯/舌暗红/舌暗淡、舌红、苔白腻。.7.脉象主要有脉弦滑、脉弦、脉涩/脉细涩、脉细弦/弦细。.8.中风病先兆证临床特征模型总预测率:67.5%。.(四)中风病先兆证各个证候敏感度、特异度和ROC曲线评价.中风病先兆证各个证候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均大于>0.5,经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辨证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偏低。.(五)中风病先兆证各个证候预警指标及模型评价.建立了中风病先兆证11个证候预警模型,其中风痰证模型预测率74.6%,痰瘀证模型预测率96.4%,痰湿证模型预测率97.5%,痰热证模型预测率99.5%,肝风内动证模型预测率99.0%,肝肾阴虚证模型预测率97.0%,肝阳上亢证模型预测率96.4%,气虚血瘀证模型预测率91.4%,气血亏虚证模型预测率99.5%,气滞血瘀证模型预测率99.5%,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模型预测率90.9%。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冠心病证候要素、证候特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及病证结合研究
基于中风病医案证候涌现的意象诊疗模式研究
病证结合证候特征模式挖掘的方法学研究
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的研究- - -运用系统科学状态空间方法研究证候动态时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