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种群对栖息地景观演变的响应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57229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周材权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戴强,黄尤优,董鑫,王碧霞,白文科,何松,刘盼盼,胡月
关键词:
响应生境评价大熊猫森林景观演变种群动态
结项摘要

This project will research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pattern of giant panda and the transitions of habitat vegetation and landscape in recent 40 years in Sichuan Province at multipl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with the data of field monitoring, habitat assessment and model simul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four panda surveys. The project will focus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giant pandas population’s response to the forest habitat change, in the contexts of human activity disturbance and natural succession in recent 40 year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human activity disturbance and natural succession will be compa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iant panda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the habitats’ forest landscape evolution will be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habitats’ forest landscape evolution on the spatial dynamics of habitat suitability will be studied too. Conservation measures foe the endangered species and their habitat in forest .landscape of the Southwest China will be proposed based on those studies.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s for the in situ conservation of wild giant pandas. The results will also be significa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tive pandas’ wild-training facilities and the selection of proper habitat for pandas to be released.

本项目以大熊猫栖息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全国历次大熊猫调查的基础数据,利用野外监测、栖息地评价、模型模拟等手段,在多个时间、空间尺度下,对近40年来四川省大熊猫种群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栖息地植被及景观的动态演变特征进行研究。本项目主要探索:在人类干扰和环境自然演替的影响下,近40年来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变化及其过程对大熊猫种群动态分布的影响机制及相对重要性;深入解析大熊猫种群动态变化与栖息地森林景观演变的相互关系,以及栖息地适宜性空间分布变化与栖息地森林景观演变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提出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森林景观中如何有效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的方法,为野生大熊猫的就地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前的野化培训基地的选择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野外放归栖息地的选择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结合全国历次大熊猫调查的基础数据,采用野外调查、3S技术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四川省大熊猫核心分布区及其栖息地为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在多时间及空间尺度下,对近几十年来四川省大熊猫种群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栖息地植被及景观的动态演变特征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在人类干扰和环境自然演替的影响下,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变化及其过程对大熊猫种群动态分布的影响机制及相对重要性;深入解析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适宜性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栖息地适宜性空间分布变化的驱动因素。同时,结合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环境因子,研究栖息地生态环境变化及其过程影响当地大熊猫种群特征动态分布的机制及相对重要性;微环境尺度上结合地形、坡度、坡向、植被、主食竹、人为干扰程度等因子,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和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为典型区域,研究大熊猫种群动态分布的规律及栖息地适宜性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在本项目支持下,以卧龙自然保护区为典型区域,揭示了野生大熊猫种群动态分布的规律及栖息地适宜性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基于GIS技术将大熊猫空间分布格局与生境景观因子相结合,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与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在不同尺度上揭示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与利用特征。以凉山山系三个保护区为典型区域,分析了自然/人为干扰背景下凉山山系大熊猫的栖息地适宜性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结合大熊猫及栖息地保护区功能区划方案,为凉山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项目的有序开展为我国在西南地区的森林景观中有效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前的野化培训基地的选择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野外放归栖息地的选择和建设提供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DOI:10.6052/1672⁃6553⁃2017⁃059
发表时间:2018
5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DOI:
发表时间:2015

周材权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570275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0256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震后栖息地破碎化对岷山大熊猫局域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批准号:3084010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张志和
学科分类:C0312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圈养大熊猫个体与放归地小种群景观遗传的兼容性研究

批准号:3130030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陈鹏
学科分类:C03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源-汇”景观动态探究生境破碎化对大熊猫的影响机制

批准号:3167231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叶新平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大熊猫生境破碎对种群生存力的影响

批准号:30170148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胡锦矗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