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次海盆深部构造与扩张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605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吴振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建华,臧宏,刘宏扬,潘少军
关键词:
南海西北次海盆海底扩张广角地震深部构造
结项摘要

南海西北次海盆具有独特的陆缘张裂和海底扩张历史,其北侧和西侧又都是重要油气、水合物资源潜在区。西北次海盆的洋壳特征、扩张开始和停止机制都是南海深海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对海盆深部地壳精细结构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可填补区域研究空白,加深南海演化认识。本申请项目拟利用纵穿西北次海盆的OBS广角反射/折射测线OBS2006-1资料,通过射线追踪和层析成像技术,获取研究区地壳深部速度分布,莫霍面几何形态等信息,结合多波束,多道地震剖面,重磁等地球物理数据,对南海西北次海盆的地壳深部结构特征和张裂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解决西北次海盆海盆初始扩张、停止机制,洋壳特征,残留洋中脊特征和两侧陆缘共轭特征等问题。以上问题的研究将推进对南海北部陆缘构造演化、海底扩张过程和机制的认识,为南海深海环境变化及深海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储量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2012-2014)利用纵穿西北次海盆的OBS广角反射/折射测线OBS2006-1资料,通过射线追踪和层析成像技术,获取了研究区地壳深部速度分布,莫霍面几何形态等信息,结合多波束,多道地震剖面,重磁等地球物理数据,对南海西北次海盆的地壳深部结构特征和张裂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初步解决了西北次海盆海盆初始扩张、停止机制,洋壳特征,残留洋中脊特征和两侧陆缘共轭特征等问题。推进了对南海北部陆缘构造演化、海底扩张过程和机制的认识,为南海深海环境变化及深海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储量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本项目资助下,共发表并标注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2篇,核心论文3篇,参加国际会议一次。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2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5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DOI:
发表时间:

吴振利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海中央次海盆海山链深部构造及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批准号:4177405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司少坤
学科分类:D0404
资助金额:6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南海海盆的深部结构和扩张过程的集成研究

批准号:9162830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林间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253.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3

南海东部次海盆的轴外构造与岩浆过程

批准号:4167602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丁巍伟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南海中央海盆三维OBS探测与扩张脊深部地震结构研究

批准号:9102800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丘学林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4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