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卫星数据台风快速增强的热力学特征及机制分析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0503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高斯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佳,毕明玉,郭春燕,黄伟
关键词:
台风快速增强热力学特征暖心结构卫星遥感
结项摘要

Tropical cyclone (TC) intensity prediction, especially forecasting of its rapid intensification (RI), is currently an operational challenge. This is mainly because we lack in-situ observation data over the ocean and do not well understand the complicated physical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TC intensity change. Recent advances i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 and retrieval techniques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TC intensity change. Most previous studies were focus on its dynamical mechanisms while studies on thermodynamic mechanisms were limited, therefore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concentrate upon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ver 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 Several most updated satellite data sets are proposed to use, including TRMM latent heating profile, AIRS profile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cluding cloud top temperature), and GSSTF and IFREMER high-resolution air-sea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es. By using composite analysis and case studies, we will be focus o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s and their evolu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thermodynamic factors, and attempt to find the thermodynamic factors such as the formation of warm-core structure over key regions or at key altitudes associated with or preceding to TC RI over WNP,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rmodynamic mechanisms of TC RI over WNP.

热带气旋(TC)强度预报,特别是其快速增强预报是当今业务预报的一大难题。这主要是由于海洋上实地观测资料比较缺乏,我们对TC强度变化伴随的复杂物理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观测和反演技术的进步,为我们深入了解西北太平洋TC快速增强的机制提供了契机。以往的研究多注重TC强度变化的动力学机制,然而基于卫星资料的热力学机制研究有限,因此本研究将着眼于西北太平洋TC强度变化的热力学性质,拟使用TRMM潜热释放垂直廓线、AIRS温湿度垂直廓线(包括云顶温度)、GSSTF和IFREMER高分辨率海气界面感热和潜热通量等最新版本的卫星观测数据,利用合成分析和个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这些热力学因子在西北太平洋TC快速增强过程中的水平、垂直分布及演变特征,试图找出伴随或预示着TC快速增强的关键区域或层次的热力学特征如暖心结构的形成等,以加深我们对西北太平洋TC快速增强热力学机制的了解。

项目摘要

热带气旋(TC)强度预报,特别是其快速增强(RI)预报是当今业务预报的一大难题。这主要是由于海洋上实地观测资料比较缺乏,我们对TC强度变化伴随的复杂物理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近年来卫星观测和反演技术的进步,为我们深入了解台风 RI的机制提供了契机。以往的研究多注重TC强度变化的动力学机制,然而基于卫星资料的热力学机制研究有限。本项目着眼于台风强度变化的热力学特征,使用TRMM 3B42降雨、TRMM微波成像仪总可降水量(TPW)、AIRS温度廓线、IFREMER高分辨率海气感热、潜热通量和海面蒸发等卫星观测资料,利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台风强度变化过程中的暖心结构、水汽收支、海气热通量等特征,取得如下重要结果:1)RI台风比非RI台风具有显著增大的海气感热和潜热通量,分别由更高的海气间温度差异(DT)和比湿差异(DQ)主导,而更高的DT和DQ都是由更高的海表温度(SST)导致,因此SST是决定RI台风能量供给的重要因子,其中潜热通量比感热通量贡献更大。2)海表蒸发在台风RI中扮演重要角色;相对于非RI台风,RI台风具有的高蒸发量主要受高SST支配。主要由海表蒸发提供水汽的台风外围环境TPW对台风RI也很重要,大的TPW可减少干空气入侵,有利于台风RI。海表蒸发和TPW可使台风边界层增温增湿,从而增大对流有效位能,有利于台风RI。减弱阶段的台风具有最大降雨量,是由于其最大平均强度促进了水汽通量辐合。3)台风强度与暖心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且与暖心高度呈稍弱但统计显著的正相关。台风未来24 h强度变化与暖心高度无相关,但与暖心强度呈显著负相关。较弱至中等的对流层中高层暖心是台风RI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4)用台风过境前两天卫星反演的海表至100米深度的平均海温计算的海洋耦合潜在强度指数(OC_PI)可改进决策树模型对台风RI和非RI的分类,因为OC_PI可降低基于SST的传统最大潜在强度对非RI台风强度的高估。以上研究成果既加深了我们对RI台风热力学机制的认识,也为台风强度业务预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高斯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多模态脑影像分析及多源特征数据融合处理的槟榔成瘾机制预测研究

批准号:6180244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袁福来
学科分类:F021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多源卫星数据的大型湖泊水量变化估计与时空分析

批准号:4177144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林怡
学科分类:D0113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多源卫星数据藏北高原地表温度与湿地变化特征研究

批准号:4166500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普布次仁
学科分类:D0509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多源卫星数据藏西北典型湖泊变化研究

批准号:4116500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德吉央宗
学科分类:D0509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