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至今仍未确定着丝粒的相对位置。作为一个完整的遗传图谱,着丝粒在连锁图谱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信息。通常采用两点、三点分析方法无法确定标记与着丝粒之间的关系,要实现着丝粒作图必须借助于一些特殊的遗传材料,而对虾三倍体诱导与培育技术平台的建立为对虾着丝粒作图提供了珍贵的实验材料。本项目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通过分析第二极体三倍体作图家系中子代重组基因型的比例,实现标记/着丝粒作图,完善现有的对虾遗传连锁图谱;以EST-SSR作为连接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桥梁,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标记定位到对虾染色体上。着丝粒作图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染色体,明确标记在染色体臂上的具体位置,推断染色体间是否发生了交叉干涉,加深对染色体行为的了解。本研究将为对虾遗传连锁图和物理图谱的完全整合提供重要信息,对丰富对虾基础遗传学和基因组图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下调SNHG16对胃癌细胞HGC-27细胞周期的影响
地膜覆盖与施肥对秸秆碳氮在土壤中固存的影响
3-羟基糖取代对槲皮素与人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两种重要海洋贝类微卫星-着丝粒作图及与遗传图谱的整合
松树内含子多态性标记开发及其在遗传作图中的应用
基于RAD标记的枣树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抗寒性QTL“结构作图”
扇贝、对虾遗传图谱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