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汞污染的来源、化学特征及转化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0937002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210.00
负责人:郝吉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书肖,何滨,段雷,王聿绚,吴烨,阴永光,李广辉,张磊,王振华
关键词:
甲基化排放大气化学污染特征
结项摘要

汞污染是目前全球最引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不同介质中汞的污染特征和迁移转化涉及复杂的化学过程。摸清我国环境汞污染的重要源和汇、化学特征及转化机制是实施汞污染控制的重要前提。本项目拟针对汞污染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国家需求,研究我国煤炭燃烧过程中汞的流向与化学形态转化机理,完善人为源汞排放清单;测定典型土壤/植被与大气的汞交换通量,研究其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通过对汞的化学甲基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甲基化在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通过对典型区域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连续观测和降水的化学分析,研究我国大气汞污染的化学特征和近地面大气汞的湿沉降过程;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区域汞化学传输模型,分析我国汞污染的形成、化学转化和归宿,为国家应对汞污染问题提供科学数据。

项目摘要

汞污染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是威胁我国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我国环境汞污染的来源、化学特征及转化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实验室小试模拟,定量解析了燃煤烟气汞在降温过程中的形态转化机制,发现Hg2+的比例与烟气氯浓度成正相关,与烟气总汞浓度成负相关,随着烟气温度的下降呈S型增长。通过现场测试,阐明了燃煤烟气中的汞在经过污控设施时的去除原理,确定了除尘、脱硫、脱硝设施的协同脱汞效果。通过程序升温脱附,识别了飞灰和脱硫石膏两种主要燃煤副产物中汞的化学形态,分析了汞的二次释放潜力,发现飞灰和脱硫石膏中的HgCl2最容易在高温下释放。.本研究选择重庆郊区铁山坪地区的土壤研究了土壤汞释放机理,发现土壤汞释放量与辐射强度、气温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土壤表面Hg2+的补给不足会导致土壤不能维持长时间的高汞排放。确定了重庆铁山坪地区土壤汞释放通量同空气汞浓度的关系,发现该地区代表源汇平衡的补偿释放点为5.62 ng/m3。不同季节汞释放通量差异较大,夏季汞释放通量较高,其它季节该地区土壤接近源汇平衡。.本研究建立了同位素稀释-乙基化衍生-吹扫捕集-GC-ICP-MS测定环境样品中甲基汞的方法,发展了基于中空纤维支载液膜萃取的生物模拟原位采样技术。由此,研究了紫外光照下环境中典型有机小分子对Hg(II)的光化学烷基化过程,提出了Hg(II)-低分子量有机物络合物的分子内烷基转移机制。同时研究了碘甲烷对汞的光化学甲基化过程,发现该甲基化反应依赖于日光照射与无机汞形态,建立了碘甲烷对Hg(II)的甲基化模型。.本研究还开展了典型区域开展大气中不同形态汞的连续观测,发现密云站的GEM夏季最高,RGM和PBM秋季最高,受人为源的影响显著;崇明站的TGM冬季最高,RGM夏季最高,PBM秋季最高。崇明和密云的GEM与CO、PBM与PM2.5均有很强的相关性,反映了大气污染物的同源性。后向轨迹模型和PSCF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密云受华北平原地区以及西北方向的影响较大,而崇明的汞污染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利用GEOS-Chem东亚嵌套模型分析了中国及周边地区汞污染状况,在中国东部地区,人为源汞排放贡献了35~50%的总汞浓度。燃煤电厂在长三角地区贡献最为显著,有色金属冶炼在中国西南地区的贡献最为显著,水泥厂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汞污染影响显著。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郝吉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437010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15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59078334
批准年份:1990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637001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59678016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145030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50078027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045015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光化学污染过程大气汞的形态转化机理量子化学研究及模拟

批准号:2177709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程金平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大气环境中汞的形态和化学特征

批准号:29877031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陈乐恬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酸沉降地区大气-土壤-农作物系统汞污染来源和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批准号:40563001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钱建平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岩溶地区地下水-土壤-岩石系统中的汞污染来源和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批准号:4156109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钱建平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