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古植物学的研究手段相结合,探讨了桦木科植物的属间关系和系统位置。首次报道了铁木属的胚珠和胚囊发育,并与其他五属的胚胎学特征作比较,发现桦木科各属的胚胎学性状是非常相似的,在科内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在北美古新世地层中发现一新的化石属一Cranea,其果序和果实与中国特有属—Ostryopsis的非常相似,根据对果序、果、雄花序及原位花粉和相关叶化石的研究,可以说明该化石属可以归于榛亚科。利用叶绿体DNArbcL基因和核核糖体DNAITS序列比较分析,研究了桦木科六属之间的关系及科的系统位置,发现该科明显地分为两大支,与传统的桦木亚科和榛亚科相对应,在榛亚科确认了虎榛子属与鹅耳枥属一铁木属的姐妹群关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桦木科植物的起源和分化
桦木科植物的花器官原基发生和系统演化研究
云南临沧地区中新世壳斗科、桦木科环境古植物学研究
中国金发藓科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