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地中的避难地"-横断山地两种鸟类谱系地理格局的比较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7206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3.00
负责人:屈延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华涛,王文娟,戴传银,权擎
关键词:
避难地横断山画眉类鸟类遗传分化
结项摘要

第四纪冰期对现有物种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导致种群分化的重要因素。由于复杂的地形与多样化的环境,山地地区的物种通常具有更高的遗传分化。喜马拉雅以东至横断山地区形成过渡地带,成为第四纪冰期中某些物种的避难地,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由于该地区在地形上极为复杂,冰期时期避难种群有可能被孤立在独立的避难地,形成"避难地中的避难地"格局,由此加剧了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为了探讨横断山地复杂的地形对物种演化的影响,我们选择主要分布于横断山地的两种画眉科鸟类:橙翅噪鹛(Stachyris ruficeps)与红头穗鹛(Garrulax elliotii)为研究对象,综合多种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分子标记(包括核基因、线粒体基因与微卫星标记)进行谱系地理研究。旨在通过比较的方法,研究复杂地形、生态特征对鸟类物种遗传分化的影响;探讨"避难地中的避难地",及物种遗传分化热点地区的形成原因。

项目摘要

西南山地在地质结构上处于南亚大陆与欧亚大陆镶嵌交界带的东翼,地质构造复杂,山脉、河流南北纵贯,高差很大,山地垂直变化异常明显。复杂的地形与异质的环境可能会阻碍鸟类的扩散,呈现“演化岛”状的隔离分布格局,使得鸟类物种在长期孤立中产生了遗传分化。我们的研究发现,许多鸟类,如大山雀、绿背山雀、红头穗鹛、灰眶雀鹛,它们的西南山地种群与外界种群之间发生了深度遗传分化,呈现独立的谱系分支,具有较高的遗传特有性。西南山地的许多山脉海拔高度在4000 米以上。在第四纪冰期,冰川未曾覆盖20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因此西南山地低海拔地区提供给鸟类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冰期时期,西南山地鸟类处于稳定状态,没有经历瓶颈效应以及冰后期扩张所带来的遗传混合,在长期稳定环境中进一步积累了遗传分化。可见,西南山地的“演化岛”起着摇篮与博物馆的效应,对鸟类遗传多样性的形成与积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台湾岛也是中国鸟类的特有化中心,但该岛屿鸟类遗传特有性的形成机制却与西南山地与祁连山地不同。我们通过比较研究几种鹛类和山雀类鸟类的基因树、种树以及生态位模型,发现台湾岛具有不同的演化历史。在更新世冰期,北半球被冰川所覆盖,但西南山地与祁连山地的低海拔地区没有冰川覆盖,提供给当地鸟类比较稳定的环境,保存了当地鸟类的遗传特有性。而台湾岛在冰期时期海平面下降,通过大陆桥与内陆地区连接,两岸鸟类产生基因交流,因此减少了遗传特有性。因此,同是鸟类的特有化区,但具有不同的特有化历史,从而造成了不同的特有化格局。 . . 与特有化地区鸟类的遗传格局不同,中国中南部地区鸟类以“第二次地理接触”为主要演化模式。中南部地区鸟类大多受到更新世冰期的影响,由于它们分布范围比较大,通常会有多个避难地。冰期时反复进退,鸟类分布范围多次退缩与扩张,冰期来临,鸟类退缩到极为狭窄的避难地,而在冰退之后,又再次向适宜生境扩散。冰后期种群扩张会产生第二次地理接触,导致了遗传混合。遗传混合与不完全的支系分化格局相似,很难区分。不完全支系分化是指处于正在分化中的两个支系;而遗传混合是指先前已经分化完成的两个支系再次产生遗传交流。尽管两种演化模式具有相似的遗传格局,但它们进化的最终结果却不相同:不完全支系分化最终产生两个完全独立的新种,而遗传混合可以使两个完成遗传隔离的种群或物种重新混合。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2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3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DOI:10.7652/xjtuxb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调控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DOI:10.16016/j.1000-5404.201907063
发表时间:2019
5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冰期抑或间冰期避难所:山地植物鸡肫草谱系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4156101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吴丁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西藏沙棘的谱系地理结构及其第四纪冰期微型避难所的时空分布格局

批准号:4106100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拉琼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红皮云杉谱系地理学及其第四纪冰期避难所研究

批准号:3150054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贾子瑞
学科分类:C16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冰期避难所白蚁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批准号:3136045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建国
学科分类:C140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