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国外学者发现,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骨胳肌会大量释放白介素-6(IL-6),并对机体能量代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迄今为止,运动诱导的肌源性IL-6,其产生释放的机制与调节代谢的通路均尚不十分清楚。.本课题将以大鼠与人为试验对象,通过模拟不同运动造成机体处于不同的能量状态,探索运动诱导肌源性IL-6的生成、释放机制,以及在运动中IL-6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在此基础上,还将探讨IL-6基因多态性与体能的关系,血中IL-6的变化与运动负荷的关系,以期建立以IL-6为核心指标的评定训练中机体机能状态的新指标(体系),为科学化训练提供依据。本课题拟开展的研究内容尚未见到文献报道。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预运动训练诱导的肌源性白介素-15对MPTP致小鼠帕金森发病的干预:自噬与凋亡平衡的机制研究
肌源性IL-6在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miR-378在甲状腺激素诱导的骨骼肌自噬及能量代谢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激活骨骼肌TRPV1改善能量代谢和运动耐力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