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固参考架(ITRF)是对多种空间测地技术的综合,是研究地球的空间运动和圈层运动的必备基础,是天测和测地等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同一台站配备了多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即为多技术并置站。通过归心测量和转换连接测量,将各技术站点的参考点坐标统一起来,即为本地连接测量。由此得到的各技术参考点的三维坐标之差即为本地连接参数。此参数在各技术分别实现的地固参考架的连接中起到关键作用,是监测各技术参考点的稳定性、研究不同技术之间的系统差异、发挥各技术测量信息互补优势等的重要基础信息。我国多技术并置站在建立欧亚大陆中东部与全球框架的联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重点获取佘山站本地连接参数,该站并置了SLR和VLBI等ITRF的支撑技术,资料时段长、精度高。尤其是在SLR站移址、25m天线轨道改建以及65m天线落成之后,急需进行本地连接测量,这是嫦娥工程、萤火计划和ITRF相关研究的迫切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进行了新近落成的上海天马65-m射电望远镜的归心测量,通过观测资料解析获得了天线参考点毫米级精度(形式误差)的地心三维坐标,并表明了轴线偏差在3 mm水平上不显著。轴线偏差为 。这为后续的天线指向模型建立、天线定向引导、VLBI互相关条纹搜寻和观测资料科学应用解析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监测天线地基沉降与水平位移、天线轨道和结构变形等提供了历元资料记录。此次测量结果被采纳为65-m射电望远镜的参考坐标,用于嫦娥3号等任务的卫星跟踪观测。.. 高精度监测VLBI天线参考点和轴线偏差等参数,对于模型化天线不同定向时对测量时延的影响、提高台站坐标与源坐标等天测与测地参数的解析精度等具有重要意义。VLBI天线参数的常规监测方式基于对天线旋转形式的特殊限定,占用望远镜工作时间,且监测效率低、所得参数精度差。通过参数化VLBI天线的旋转运动、建立天线固连合作目标在局域网中坐标的数学模型,有望实现全天候、全自动天线参数监测而不影响望远镜的正常观测运行时间。本文在监测模型构建、解算参数设置和约束条件选取等方面提出了见解,仿真分析验证了其合理性与有效性,并考察了GPS接收机的数目、VLBI天线定向数目、GPS定位精度以及对GPS定位数据编辑等因素对天线参数解析精度的影响,所得初步结论供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我国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并置站本地连接测量
空间大地测量台站坐标非线性变化的规律和机制研究
基于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东南极中山站至Dome A地区冰川动力学研究
空间VLBI用于大地测量研究的关键技术及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