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家鼠鼠疫流行静息期鼠疫菌在宿主动物体内保存状况调查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560545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0.00
负责人:吴鹤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苏丽琼,洪梅,赵文红,郭牧,段彪,陈双艳,苏超
关键词:
家鼠鼠疫云南宿主鼠疫菌保存
结项摘要

Plague is infectious disease that can harm human health badly, people who were killed by plague are more than billion in history. Yunnan plague began with third round world plague pandemic and had quiescent stage in 1956. Yuannan plague got recrudescence in 1982. There is no clue of it in Yunnan since 2008 that could be a new quiescent stage. There are many hypothesizes such as epzootic reserve, flea(tick) reserve, mutation reserve, soil reserve, abiotic factor reserve etc for how plague bacillus is reserved in quiescent stage. So what kind of way plague bacillus has been through to be reserved to get epidemic again even after many years? The reports about that are limited.Our project collects samples with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from different foci counties including the counties with quiescent stage less than 10 years where plague epdemic happened frequently, the counties with quiescent stage for 10-20 years, 20-30 years and more than 50 years. We study the reserve situation of plague bacillus in quiescent stage systematically by methods of indicator animal serology, culture for plague low virulent strain or avirulent strain and survey of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and V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By that we can provide basic data for plag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o ensure people health.

鼠疫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历史上因鼠疫而死的人逾亿。云南家鼠鼠疫自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开始,1956年经历了一次静息期;1982年复燃,2008年至今在云南未发现家鼠鼠疫流行线索,可认为进入一次新的静息期。在静息期内鼠疫菌是通过何种方式保存下来,有动物流行保存说、蚤(蜱类)保存说、突变保存说、土壤保存说、非生物因素保存说等多种假说。那么在云南鼠疫流行静息期内,鼠疫菌是通过何种途径保存下来,经过多年又开始流行的呢?这方面报道甚少。本课题拟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静息不到10年且曾经多次流行的县、静息10-20年、静息20-30年、静息50年以上的疫源县,通过指示动物血清学、鼠疫噬菌体培养、鼠疫菌弱毒株或无毒株的培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的调查等方法系统的研究鼠疫菌在静息期宿主中的保存状况。从而为鼠疫防控提供基础性数据,提高鼠疫防控技术水平,保障人群身体健康。

项目摘要

鼠疫是烈性传染病,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世界范围的大流行,死于鼠疫的人口超过一亿。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起源于云南。2007年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重新进入静息状态,至2015年一直未发现云南有家鼠鼠疫流行的线索。本课题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静息不到10年曾多次流行的县、静息10-20年、静息20-30年、静息50年以上的疫源县,通过指示动物血清学、鼠疫噬菌体培养、三种致病性耶尔森菌的核酸提取和扩增及培养等方法系统的研究鼠疫菌在静息期宿主中的保存状况。.共在12个县采集老鼠3000余只,指示动物肛拭子和血清各1000余份。完成2830份鼠类回盲肠样本及936份指示动物肛拭子样本DNA提取工作,结果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DNA foxA阳性88份,无假结核菌DNA inv阳性和鼠疫菌DNA F1阳性样本,分离到55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鼠类45株,狗10株。完成2878份鼠类回盲肠样本及1014份指示动物肛拭子样本的噬菌体初筛工作,获得鼠类样本噬菌体129株;指示动物样本鼠疫噬菌体102株。.未从宿主动物血液中检出鼠疫F1抗体,未在宿主动物体内检测出鼠疫菌caf1基因,不能证实流行静息期鼠疫菌直接保存在宿主动物体内。首次在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开展大规模调查工作,获得大量科学数据。首次在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大范围发现宿主动物体内大量存在鼠疫噬菌体,分离率老鼠为4.47%,指示动物10.16%。按照文献,凡有鼠疫菌存在的地方就有鼠疫噬菌体存在。本次研究,未检出鼠疫菌及假结核菌,连鼠疫菌和假结核菌的核酸都未检出,却发现了大量的鼠疫噬菌体存在,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现。虽未能直接揭示鼠疫菌在流行静息期是否在宿主动物体内保存,但从另一个方面提示了可能因为大量鼠疫噬菌体的存在,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大范围进入了流行静息期。局部看,梁河县给人的感觉是鼠疫流行进入静息期的时间越长,鼠疫噬菌体的分离率就越高。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DOI:10.13225/j.cnki.jccs.xr21.1686
发表时间:2022
3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

DOI:10.7522/j.issn.1000-694X.2021.00001
发表时间:2021
4

一株嗜盐嗜碱硫氧化菌的筛选、鉴定及硫氧化特性

一株嗜盐嗜碱硫氧化菌的筛选、鉴定及硫氧化特性

DOI:10.13344/j.microbiol.china.191070
发表时间:2020
5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LIPI-4基因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LIPI-4基因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DOI:10.16303/j.cnki.1005-4545.2019.12.18
发表时间:2019

吴鹤松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云南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高发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8186056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尹家祥
学科分类:H3013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甘肃鼠疫主要宿主动物致病耶尔森菌感染状况调查和基因演变规律研究

批准号:8156054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席进孝
学科分类:H3009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云南省鼠疫疫源地中鼠疫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流行病学意义研究

批准号:3166004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鹏
学科分类:C0107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云南鼠疫菌6-kb质粒分子特性的研究

批准号:39960006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董兴齐
学科分类:C0109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