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抗癫痫效应与耳甲-迷走神经联系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379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荣培晶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莉萍,马兰萍,徐文斌,何伟,李亮,赵玉雪
关键词:
迷走神经耳穴电针癫痫
结项摘要

大量临床报道证实,迷走神经电刺激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癫痫方法。但需要手术在病人体内长期埋置一刺激电极直接刺激颈迷走神经干,这就使其治疗的安全性及实用性受到限制。近年来我们通过耳穴治疗方法观察到,针刺大鼠耳甲区对癫痫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脑电图及孤束核神经元(迷走神经向大脑皮层投射的中继核团)的放电活动有明显改善,初步确立了耳穴-迷走神经联系途径理论。大量临床实验亦支持这一结论。基于此点,本课题意在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两个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探讨针刺耳甲部对实验性癫痫大鼠和癫痫病人的治疗作用机理,为临床提高耳穴治疗癫痫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课题通过对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两个方面的研究,初步阐述了针刺耳甲部对实验性癫痫大鼠和癫痫病人的治疗作用机理。证明,耳迷走神经刺激与迷走神经刺激疗效接近,能够抑制癫痫发作。耳甲区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其它部位。是一个安全,有效,经济和广泛适用的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方法。为临床提高耳穴治疗癫痫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这项研究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 ChiCTR-TRC-10001023).在动物实验中,本课题通过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到,针刺大鼠耳甲区对癫痫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脑电图及孤束核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有明显改善,确立了耳穴-迷走神经联系途径理论。.在临床观察中,通过在全国癫痫病防治中心等3家医院开展大规模临床RCT试验研究,共纳入202例癫痫患者,实验开始前有8例患者不明原因脱失,共有194例患者完成实验。预实验50例,余144例患者按2:1随机分为两组。即:耳迷走神经刺激组(ta-VNS)(98例),耳甲非迷走神经刺激组(tn-VNS)(46例)。根据校正的恩格尔量表标准,比较治疗前8周(等待期)与治疗8周、16周、24周后发作频率。研究结果表明,经ta-VNS治疗8、16、24周后,癫痫发作频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在治疗8周后,ta-VNS组的平均发作频率,明显少于tn-VNS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j.cviu.2018.06.003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DOI:
发表时间:2021
3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DOI:doi: 10.31577/cai 2019 6 1301
发表时间:2019
4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DOI:10.3390/md17090519
发表时间:2019
5

奥氮平多靶点激活 H1R-AMPK 通路导致药源性肥胖

奥氮平多靶点激活 H1R-AMPK 通路导致药源性肥胖

DOI:
发表时间:2020

荣培晶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472133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100245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378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2830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7407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耳穴-迷走神经联系与耳针调节胆碱能抗炎系统

批准号:3090193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何伟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耳甲-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7378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荣培晶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耳针治疗小儿癫痫及其与迷走神经效应关系

批准号:8127382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何伟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耳-迷走神经反射和耳穴作用途径及机理

批准号:30472133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荣培晶
学科分类:H310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