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典型冷水鱼类耐高温能力及其机制比较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57263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3.00
负责人:董双林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大江,韩厚伟,姜黎明,史鲲鹏,张丹,房子恒,王卓楠
关键词:
健康养殖代谢养殖种类养殖环境生长
结项摘要

This project mainly studies the issues of thernotolerance mechanism and the induced thermotolerance of cold sea water fishes cultured in 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The experimental fishes using in the present project are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migrating and spawning in low-temperature seasons, and sablefish Anoplopoma fimbria, growing and spawning in deep cold waters. This project is going to study comparatively the maximum critical thermal maximum (CTMax), the tolerant ability to low dissolve oxygen, the thermotolerance mechanisms and the induced thermotolerance of the three specie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is to reveal the thermotolerance mechanisms of cold sea water fishes, to comprh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duced thermotolerance of the three species after sublethal temperature treatment, and in turn to lay som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arming the fishes in 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本项目主要是研究在黄海冷水团养殖鱼类遇到的冷水鱼类对高温耐受机制和诱导耐热性问题。本项目以江海洄游低温季节繁殖的大西洋鲑(Salmo salar)、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低温环境生长繁殖的黑鲉科裸盖鱼(Anoplopoma fimbria)为实验材料,比较研究备选鱼类最高临界温度(CTMax)、耐低氧能力、对高温的生理耐受机制和诱导耐热性等,目标是了解海洋冷水鱼类对高温的耐受机制和鱼类对亚致死温度处理后耐热能力提升的效应,为今后实施黄海冷水团养殖冷水鱼和开展相关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我国市场需要高品质海洋冷水鱼类,但制约其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子是我国夏季近海上层海水温度过高,这些鱼类无法度夏。然而,我国具有黄海冷水团资源,其夏季底层水温不高于10℃,我们可凭借深水网箱设施利用该冷水资源,开展高品质海洋冷水鱼类规模化养殖。为有效地开展养殖和为今后优良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我们亟需了解备选鱼类耐高温能力及其内在机理。本项目以大西洋鲑、硬头鳟等鲑科鱼类为实验材料,比较研究备选鱼类最高临界温度(CTMax)、耐低氧能力、温度升高对备选鱼类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诱导耐热性等,以了解备选鱼类的耐高温能力及其机制,为今后实施黄海冷水团养殖冷水鱼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备选鱼类最高临界温度;2)备选鱼类耐低氧能力;3)备选鱼类对高温的生理耐受机制异同 4)备选鱼类的诱导耐热性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三种鲑科鱼类的最大耐受温度关系为枫叶鲑>硬头鳟>大西洋鲑,适度升温有助于提高枫叶鲑和硬头鳟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大西洋鲑在热应激24 h后出现类固醇和萜类物质合成的相关基因出现显著变化,热历史提高了大西洋鲑过氧化物酶体在应对热应激的活力,对于鲑科鱼类耐受高温胁迫起到了重要作用;虹鳟和硬头鳟幼鱼可有效应对22 °C和21 °C的引起的氧化应激,且24 h内对机体抗氧化系统未造成损伤;内质网应激反应在硬头鳟幼鱼应对急性高温应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以上研究结果丰富了备选鱼类的最高临界温度、耐低氧能力、耐高温生理机制、耐温诱导性等,更全面了解海洋冷水鱼类诱导耐热性规律,并为后续研发海洋冷水鱼夏季养殖技术奠定理论基础。本项目比较研究虹鳟和大西洋鲑热休克蛋白表达规律,为全面了解海洋冷水鱼类对高温的耐受机制和鱼类对亚致死温度处理后耐热能力提升的效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4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5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董双林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67235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7226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0278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1220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71978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7230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70878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71111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鱼类空间学习能力的比较研究

批准号:30170134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金刚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三种典型生境放线菌的群落结构比较及优势类群的特征

批准号:3147014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黄英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鱼类牛磺酸合成能力的调控机制

批准号:3117241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何艮
学科分类:C190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三种温病治法抗内毒素效应及其脱毒分子机制的比较研究

批准号:39870925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陆付耳
学科分类:H3104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