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空气中CO2浓度的升高,森林氮循环如何响应及其变化对森林CO2固存的反馈影响,是近年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我国东北长白山温带森林为研究对象,以开顶箱系统为依托,研究CO2升高对典型树种红松、长白松和蒙古栎的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其中包括总矿化作用,微生物固持,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植物氮吸收,和氮淋溶。本研究将采用氮的同位素添加示踪技术,通过氮循环模型,精确估算各个过程的总量(gross rate)和净量(net rate),对多过程进行同步观测,以分析土壤无机氮和植物可利用氮量的实际控制过程。同位素示踪技术还可以直接显示在CO2升高条件下,植物吸收氮素的数量和形式的变化,以及氮素在土壤各个有机物库的分配过程和比例,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和可行性。此类研究在我国温带森林地区从未开展过,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学科发展,并且为全球变化下氮循环过程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本项目采用开顶箱CO2熏蒸的方法,全面研究了CO2升高对温带森林典型树种蒙古栎地上地下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CO2升高显著的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了碳的同化,并且增加了碳同化过程中的分馏作用,导致叶片的δ13C显著降低。增加的光合作用通过根际沉淀向土壤输入更多地碳,促进微生物量的增加,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CO2升高促进土壤呼吸,增加了总的氮矿化和硝化速率,促进了硝态氮的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N2O释放。CO2升高缓解了可利用性碳对微生物的限制,增加了微生物氮固持,并维持微生物C/N不变。CO2升高条件下,微生物氮再矿化过程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58.31%可利用性氮,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尽管,CO2升高没有造成无机氮含量的显著变化,但是植物氮吸收受到限制,导致植物叶片C/N增加,存在氮限制的可能性。因此,CO2升高通过提高微生物活性,加速微生物周转速率,从而加快土壤碳氮循环过程。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该生态系统如果没有额外的氮输入,这些变化导致氮损失的增加将会造成生态系统进一步的氮限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CO2升高对温带森林土壤碳库关键过程机制影响的OTC模拟
氮沉降增加影响温带森林土壤甲烷氧化的微生物机制
氮沉降对长白山典型温带森林土壤碳动态影响实验研究
林下植被对长白山温带森林土壤关键过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