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积雪与植被相互作用效应及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61012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2.00
负责人:左合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董智,李红丽,胡春元,杨光,赵杏花,王勇轶,张志鹏,王丽琴 ,刘宝河
关键词:
风吹雪锡林郭勒积雪生态效应与机制典型草原
结项摘要

Snow cover occasionally causes disasters, but it is an important water source for plants in Inner Mongolia steppe area, where wate is a restrict factor for plant germination, growth, and regermin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over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different levels of degrading Leymus chinensis and Stipa grandis steppe on snow cover and adaptation of plants under snow cover. The studied area is located in the typical steppe area of Inner Mongolia Xilingol League. It will include i)the of different levels of degeneration steppes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now cover, the drifting and accumulation processes of snow, the freezing-thawing processes; ii) The impact of snow cover on the change of phenophas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es,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degradation steppes; iii) the correlation among snow-cover, snow drift process, water-heat effect,veget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estimating the depth of snow cover, utilizing snow water resources, regulating snow cover, restoring vegetation, and controlling snow disasters.

季节性积雪是内蒙古草原灾害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草原不可多得的水资源和土壤水分补给源,对促进草原植物发芽、生长发育和返青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不同退化程度的羊草和大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以封育草原作对照,研究不同退化程度草原植被对自然积雪与风吹雪过程,积雪形态与物理性质,冻融过程水文与热力效应的影响,以及积雪对植被物候期变化、生长发育过程、组成与分布格局的影响效应,分析积雪物理性质、风吹雪过程、水热效应与植被因子、环境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揭示不同退化程度典型草原积雪与植被的相互作用效应、机制及植被在积雪状态下的生态学适应机制。该研究可为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草原积雪量的估算、雪水资源利用、积雪调控、植被恢复和风雪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结题摘要:为探明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典型草原植被与积雪的相互关系,本项目选择锡林浩特市、西乌旗和乌拉盖为典型研究区,采用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积雪时空分布特征、风吹雪过程与积雪再分配效应、植被对积雪形态特征的影响以及典型草原积雪对植被生长、组成与分布格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积雪日数、累积积雪深度与降雪量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乌拉盖、西乌旗及正镶白旗周围,其范围分别为>120d,>40cm和>30mm;少雪区主要出现在西部区,其范围分别为<60d,<20cm和<10mm;降雪量11月份最大(5mm),1月份最小(1.9mm),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最大值分别在2月份和1月份(5.5cm、24.6d),最小值都出现在10月份(2.1cm、2.6d)。(2)稳定积雪期内,依据积雪深度变化率将积雪密实化过程分为剧烈变化期(0.18cm/h)、快速变化期(0.05cm/h)和稳步发展期(0.16cm/d)三个阶段。其中剧烈变化期和快速变化期分别完成整个积雪密实化过程的52.63%和12.17%。(3)近地表100cm高度范围内的平均移雪强度与2m处风速符合显著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Q= 3.3786-7•V5.5390(P<0.001,R2=0.9729)。在低风能环境(2m高度平均风速小于10m/s)条件下,雪源充足、植被稀疏的稳定积雪面其移雪强度较大,平均移雪强度为2.203g/cm•min;在雪源不充足、雪面植被覆盖度较高的稳定积雪面或新雪雪面其移雪强度较低,平均移雪强度为0.545g/cm•min。风雪流搬运高度主要集中在近地表30cm范围内,以近源蠕移质与跃移质雪粒为主,约占总移雪量的89.61%。(4)植物形态影响积雪形态特征,积雪特征对植被返青时间、物种组成以及生长状况均有影响。灌丛高度对积雪高度影响最大,灌丛迎风侧宽度对积雪宽度与雪辫长度影响最大,三者共同决定积雪范围与积雪量;在灌丛积雪的形成发育过程中,较小灌丛积雪形态发育较快,大灌丛积雪形态发育相对缓慢,不论灌丛特征如何变化,所有灌丛积雪体前期发育迅速,后期发育缓慢。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DOI:
发表时间:2018

左合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呼伦贝尔草原植被物候对积雪物候的响应机制研究

批准号:4177145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赵建军
学科分类:D0113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温带典型草原植被-土壤界面氮素转化过程对退化与恢复的响应机制

批准号:3140039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温璐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典型草原土壤与植被空间格局动态监控系统及自相关性研究

批准号:4106102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尚士友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退化过程对区域防风固沙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4140109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赵媛媛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