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围绕着天然阔叶红松林生态学和经营学中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证实了天然红松林是林隙型更新方式,定量地确定红松林斑块镶嵌时空结构,揭示出天然红松构筑型形成机制是与林隙更新密切相关;提出了天然红松林隙生长模式,在林隙生态效应下红松年龄150年前为高生长期(营养生长期),150年以后为径生长期(繁殖生长期),这种“先高后径”的林隙效应造就了红松分杈晚,主干20米以上。红松林木一旦失去林隙效应的庇护就会过早结实(或遭受病虫危害),导致主干早期分杈(一般主干不足4米)。以天然林理论为基础和经营模式。研制了以生态过程为基础的“人工、天然红松混交林动态模拟模型”,在斑块尺度上对森林结构、动态进行了模拟,预测了红松林动态趋势,定量地确定红松林各个发育阶段的林分组成、结构以及树木生长特征,证实了在林隙更新下天然红松林能够自我维持发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红松阔叶林林隙(GAP)动态规律的研究
东北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物理能量动态平衡*3
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效益评价
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碳收支动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