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珠属(唇形科)的分类修订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0017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马仲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西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黎桦,叶春秀,杨雪
关键词:
孢粉学细胞学分类修订紫珠属系统发育
结项摘要

Callicarpa L. (Lamiaceae) with ca. 140 species, occurring mostly in subtropical and tropical regions of Asia, is currently treated as incertae sedis after being transferred from Verbenaceae to Lamiaceae together with Viticoideae. 48 species and 13 varieties are recognized native to China. However, the taxonomy of Callicarpa is still problematic due to lack of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specimens available for study in some species. Many character variations are insufficiently analysed, especially in micro-morphological such as palynology and cytology. The curr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only based on small number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This project aims at addressing its systematic and phylogenetic problems by multidisciplinary investigations of morphological, palynological, cytological characters and by using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ur final objective is to reveal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Callicarpa in Lamiaceae, to clarify the variation pattern and range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evaluate their significance in taxonomy and systematics,and to establish a highly predictable classification system.

唇形科紫珠属全世界约140种,其多样性分布中心在热带、亚热带亚洲,我国记载有48种,13个变种。自从随牡荆亚科从马鞭草科移入唇形科后,紫珠属一直被置于“系统位置未定类群”中。由于许多种类的标本严重不足,加上缺乏深入的野外考察,中国紫珠属的分类学问题还很突出,比如:性状的获取和分析不足,特别是微观性状如花粉、染色体等方面的研究尚有大量空白,属下分类系统的建立仅依据少量性状而缺乏高的预见性等。本研究拟以详细的文献考证、标本研究和深入的野外调查为基础,结合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和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揭示紫珠属在唇形科内的系统位置,阐明各主要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幅度和系统学意义,从而全面解决中国紫珠属的分类学问题,建立一个高预见性的属下分类系统。

项目摘要

紫珠属作为唇形科的基部类群之一,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野外调查和完善的属下分类系统,紫珠属的分类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项目结合多学科研究证据,对国产紫珠属种类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通过对紫珠属植物分布区进行野外考察,共采集该属中国分布种39种、3变种,植物标本352份,实验材料430份,东南亚分布种34种1变种1变型,总计52份标本和实验材料。查阅、收集了国内外17个标本馆共约5000余份紫珠属标本以及该属所有合格发表名称的原始文献及研究资料。确定了我国分布有紫珠属 41 种 3 变种,并对6组名称做了异名处理,对2个种进行了模式指定。. 对国产紫珠属植物36种9变种开展了孢粉学研究, 研究结果首次正面证明了紫珠属与澳大利亚特有的 Prostantheroideae 亚科的近缘关系,二者处于唇形科内进化的早期位置。此外,本研究表明孢粉学证据对于揭示本属属下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本项目对国产紫珠属17种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紫珠属存在多倍体系列和非整倍性现象。本研究还揭示了同域种的染色体基数类型不同(x=17, x=18),因此,不支持前人所推断的紫珠属染色体基数的演化可能要早于它们的扩散过程的观点。. 基于2个核基因和8个叶绿体基因对紫珠属44种、6变种,共120个样品进行了系统发育重建,初步结果表明紫珠属是一个高支持率的单系群。整棵系统树可分为6支,其中中国产紫珠聚为一大支,位于热带南亚紫珠的顶部。本研究还表明前人依据花丝长短和花药开裂方式建立的属下分类系统并没有得到系统发育的支持。本研究揭示了东亚及东南亚的紫珠属存在着清晰的地理分布规律。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21.05.022
发表时间:2021

马仲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76004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东南亚紫珠属(唇形科)的分类学修订

批准号:3176004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马仲辉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国鼠尾草属(唇形科)的分类修订

批准号:3137022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向春雷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唇形科香薷属的分类修订和系统演化

批准号:3096002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普春霞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亚洲豆腐柴属 (唇形科) 的分类学修订

批准号:3146004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波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