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为我国商品指数的研发增加了难度。本项目提出新的研究思路,通过对我国期货市场微观特征的研究,解决我国商品指数研发中的问题与困难;同时,提出商品指数研究的一个新框架,不仅设计和构建适合我国市场的商品指数,而且关注商品指数作为市场重要分析工具和风险管理工具在经济预警、资产配置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研究衍生品创新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新衍生品的引入对相关市场风险的影响。这些工作不仅能推动一大类金融创新的发展,促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还能够为政府尤其市场监管部门在诸如市场规则、交易机制、监管方法等风险管理政策方面提供决策依据。本项目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课题仅仅围绕项目申请时提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路线,对主要研究问题均有突破性研究成果,并对计划中部分研究内容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或者做了相应的扩展性研究。本项目完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对期货定价的微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期货价格的波动性、定价影响因素分析、金融资产定价的微观机制、市场传导机理、期货合约价格的期限结构和基差等等问题;基于对商品价格微观机制的理解,研究了商品指数的编制方法并检验了商品指数的功能;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研究开发了预测模型;同时基于对期货定价微观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新的金融产品创新对现有市场的影响。比外,本项目还将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扩展到与大宗商品密切相关的实体产业行业的政策研究和风险管理等问题上。项目开展至今共完成科研论文18篇,其中已发表论文13篇,另有1篇论文已经通过《Energy Economics》期刊三审;除此之外,已被国际会议接收并讨论的会议论文4篇。依托该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并召开了一个国际会议:第二届三国(中国、加拿大、美国)风险管理论坛(71210307030)。还协助组织并召开了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s and Derivative Markets (ICFDM2012)”。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及预警系统研究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进程的总结与分析
我国商品期货市场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功能与效率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