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是一种造成人体多系统损害的重金属毒物,对儿童神经毒性尤为明显。其排泄途径为近2/3经肾脏由尿道排出,近1/3通过胆汁分泌由肠道排出。传统驱铅方法为络合剂与血铅络合,经肾脏排出。本项目以铅的排泄途径为突破点,提出促使肝细胞分泌胆汁,增加肠道排铅量的新驱铅途径,进一步提出采用"肝肾双排"法增强驱铅效果,确立了疏肝利胆、补肾利水的中医新治法,据此研究出利胆补肾颗粒。通过观察利胆醇、络合剂+利胆醇及利胆补肾颗粒对染铅幼鼠铅含量(血、尿、粪、脑及骨铅)的影响,明确肠道驱铅及"肝肾双排"法的驱铅效应及机制;通过观察对染铅幼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超微结构、谷氨酸和乙酰胆碱含量及钙、锌、铁等必需微量元素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拮抗神经行为损害的作用及机制,证实中药利胆补肾颗粒在整体调节、标本兼治且无毒副作用方面的优势。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高龄妊娠对子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不同覆压条件下储层物性变化特征及水驱油实验研究
从肝脾论治石学敏院士治疗高血压病的临证特点
贵州苗族腌汤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道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倡
Dlx5/6通过调控PV中间神经元改变染铅幼鼠行为学的机制研究
环境铅对海马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铅对发育脑海马mGluRs及细胞信号传递机制影响的研究
铅暴露对大鼠海马神经环路形成的影响及突触稳态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