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GMAW复合焊工艺参数较多且相互影响,若匹配不当,仍会出现焊接缺陷,焊接工艺适应性较差。而消除焊接缺陷,提高其工艺稳定性,是复合焊推广于高性能材料的首要前提。由于小孔动态行为和熔池内流体流态对于气孔、咬边等缺陷的产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焊缝缺陷的产生机理并提出预防措施,必须首先对小孔行为和熔池内流体流动进行准确分析。本项目拟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和实验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光学、传热学及流体力学原理,研究小孔、复合焊热流和熔池内流体流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复合焊弯曲小孔模型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定量分析小孔的动态行为特征和熔池内流体的流态、流场,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复合焊过程中气孔、咬边等焊缝缺陷的产生机理,提出抑制措施,建立焊接工艺参数-小孔形态和流体流动-焊缝成形的定量关系,丰富复合焊物理机制,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依据研究计划,本项目利用数值模拟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激光+GMAW复合焊小孔动态行为及流体动力学特征,分析了其对复合焊焊缝缺陷的影响机理,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激光+GMAW复合焊实验,获得了焊缝的形状尺寸及电弧、驼峰、咬边及气孔等焊接缺陷的宏观图片,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复合焊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 . 考虑复合焊焊缝形状特点,从光学、传热学及流动动力学角度出发,建立了适用且高效的激光+GMAW复合焊弯曲小孔及流体流动数值分析模型。其中,采用热流峰值变化的曲线旋转体描述激光热输入,热源上、下表面半径、热源高度依据简易的小孔形状计算模型确定;将熔滴过渡视为从熔池上部特定区域流入熔池高温液态金属的过程,并通过对焊速施加时间脉冲函数表征熔滴过渡频率;而小孔视为由蒸汽反作用力、表面张力、电弧压力引起产生的熔池表面变形。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小孔、熔滴、熔池及热场之间的耦合以及激光与电弧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实现弯曲小孔、热场以及流场的模拟计算,能够合理反映复合焊小孔动态行为及流体流动的主要特征,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利用该模型,同时结合动量、能量及质量守恒方程,对不同焊接条件下的激光+GMAW复合焊小孔、流场及焊缝成形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依据焊缝形状尺寸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及优化,定量研究了复合热源焊小孔动态行为及流体流态,分析了其对焊缝成形的影响机制。. 获得了高速过程中驼峰、咬边、气孔等焊接缺陷形成时的小孔行为及流体流动模式,探讨了激光热输入、焊接速度、电弧功率等对复合焊小孔及流体流动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复合焊抑制及产生焊接缺陷的机理。基于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焊接工艺参数-小孔-熔池-焊缝成形的相关性,有利于复合焊参数的优化及工艺可靠性的提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大厚度铝合金T型接头激光+GMAW复合焊熔池气/液界面热力耦合机制及流体流动研究
微叠层复合材料激光-GMAW复合焊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
脉冲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的动态耦合机理及相控式稳控策略研究
光纤激光液态填充焊的熔丝机制与熔池流动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