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I(Top1)抑制剂可以从根本上克服现有喜树碱类抗癌药易水解、易从切割复合物解离、水溶性差、易耐药等问题,已成为抗癌药领域热点。前期我们成功地设计了一类全新结构的茚并喹啉类化合物,分子对接表明该类化合物与Asn722和切割位点下游的C11存在强的氢键作用,抑酶活性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抑酶活性较好,对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均显示了良好的广谱抗肿瘤活性,尤其对Arg364突变的肿瘤细胞仍然显示了良好的活性。本课题拟在此基础上,采用两种策略进行芳环取代基和侧链优化:1)运用量子化学MP2方法研究药物骨架与DNA的相互作用,指导芳环取代基的优选;2)利用改进的多重拷贝同时搜寻(MCSS)技术,寻找结合位点内的活性类药分子片断,构建茚并喹啉类化合物的靶向虚拟库,开展分子结合能和ADME性质评价,优选30-50个目标化合物合成并测试抗肿瘤活性,为创新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本项目的研究工作按计划进行,顺利完成基金研究目标要求。.1.运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茚并喹啉酮骨架与DNA的相互作用,有效地指导芳环取代基的优选,构建了茚并喹啉酮类衍生物的靶向虚拟组合库。.基于分子对接及量子化学方法对先导物与Top1-DNA共价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模式研究结论,化合物结构改造主要围绕茚并喹啉酮骨架中的2、3、9位及6位O-取代侧链进行。2位引入了卤素、烷氧基、氢;3位引入了氢、烷氧基;9位考察了卤素、烷氧基、氢等对活性的影响;6位引入不同长短的取代烷基,同时在烷基末端引入不同的含氮侧链,考察烷基长度和含氮侧链对活性的影响。.2.优化了茚并喹啉酮类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共合成了40个目标化合物。.反应中发现前期设计的合成路线由于会生成异构体杂质,导致收率不高,且分离困难。重新设计优化了合成路线,该路线具备选择性强、收率高等优点。已合成得到40个目标化合物,所合成的化合物均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红外等确证。.3.完成了目标化合物的抑酶和抗肿瘤活性测试.对合成的化合物运用MTT法测定了对肺癌、结肠癌和肝癌等的细胞毒活性,发现该类化合物均显示了良好的广谱抗肿瘤活性。部分化合物对肝癌显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选取部分化合物在NCI测试了60种肿瘤细胞的活性,显示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肿瘤活性。.抑酶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均显示了较好的抑制Top1活性,大多数化合物为+++,部分化合物为++++,与喜树碱相当。试验还发现,本类化合物对92位TG位点显示了较强的序列特异性,这使得该类化合物较现有的Top1抑制剂(包括喜树碱)具有更好的DNA序列结合的靶向特异性。.测定了部分化合物对Top1的关键功能残基Arg364突变的耐药肿瘤细胞株的活性。结果发现对野生型和突变型的肿瘤细胞均显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而阳性对照药喜树碱则活性显著下降。.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抑制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对A549肺癌裸鼠模型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价值。.4.申请发明专利3项,其中PCT专利1项,已进入中、美与欧,中国国家发明专利2项,均为化合物发明专利。.5.发表会议论文3篇,包括美国化学年会的口头邀请报告1篇,中国药物化学年会墙报2篇,已录用核心期刊论文1篇。.6.由于本研究的部分生物实验在美国开展,使得生物数据反馈较慢,相关高水平SCI论文还在整理及投稿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The Role of Osteokines in Sarcopenia: Therapeutic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的创新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基于结构的多靶标甲羟戊酸途径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抗肿瘤药物---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研究及新型结构设计
新型靶向拓扑异构酶I的抗肿瘤化合物库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