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ly, researchers had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which cues and which types of process could increase individuals’ judgmental accuracy of deception. Of course, there were also lots of inconsistent evidence. One reason of this phenomenon is that researchers usually did not consider the interaction of cues and processe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propose and use experiments to support a cue-process matching effect that the judgmental accuracy will increase when nonverbal behaviors match with the heuristic process, or when verbal contents match with systemic process. The present study also applies this effect into real life to develop a standardized method which could increase judgmental accuracy. In a word, the present study has many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both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The applicant has 10 articles published on SSCI journals and 17 articles published on CSSCI journal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pplicant has qualifie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ability.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虚假信息的威胁。不仅各类诈骗案件时有发生,更为重要的是某些虚假信息会导致严重的社会事件和社会恐慌。近年来,研究者对于何种线索、何种加工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识别虚假信息存在较大的争论,并且也出现了大量不一致的证据。本研究认为,不一致证据的原因之一,即是研究者们通常单独考查线索和加工方式两种因素,而并没有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考查识别虚假信息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线索加工匹配效应,即当人们使用系统加工考察语言内容线索时,会比考察非语言行为线索具有更高的判断虚假信息的正确率;而当人们使用启发式加工考察非语言行为线索时,会比考察语言内容线索具有更高的判断虚假信息的正确率。本研究还将探索这种线索加工匹配效应的应用价值。申请人本人已在相关领域发表SSCI论文10篇,CSSCI论文17篇,为本项目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尽管识别谎言对于人们至关重要,但人们识别谎言的正确率却并不理想。相关的研究和元分析发现,其识别谎言的正确率约为54%。由于以往关于谎言识别的研究大部分是在意识层面进行的,其糟糕的正确率可能表明意识加工并不适合用来识别谎言,研究者开始探讨无意识加工在谎言识别中的作用。根据无意识发生作用的时间或方式的不同,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无意识信息接收、信息接收后的无意识思维以及无意识判断决策。虽然关于无意识加工在谎言识别中的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较大的争议,本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和不同的加工对象进行匹配的方式,试图解决和调和这些争议。本研究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是探讨无意识加工在信息接收阶段的作用,一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采用双倍速率播放视频的方式增加无意识加工,而实验2采用双任务范式来增加无意识加工,并且在两个实验中都分别使用了视频和音频两种不同的材料。结果发现,实验1的无意识加工不能够增加识别谎言的正确率,实验2的无意识加工降低了识别谎言的正确率,加工方式和材料类型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第二部分研究探讨了信息接收完成后的无意识加工的作用,一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中我们比较了无意识加工组和立即判断组在视频和音频两种材料上的判断正确率是否存在差异,但没有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实验2我们比较了无意识加工和有意识加工在视频和文字材料上的差异,同样也没有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第三部分研究无意识判断是否能够有效提高识别虚假信息的正确率,研究采用语义分辨任务作为无意识判断的方法,结果发现在视频和音频两种材料上,都没有发现无意识判断正确率显著地高于有意识的判断正确率。本研究的成果对西方已有的研究提出了合理的质疑,对该领域内未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该领域内的研究需要更进一步深化,可进一步考察文化因素对加工方式的影响,也需要对研究的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标准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视觉识别中类别信息早期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基于个性化与跨情境线索的定向广告信息加工机制研究
智能电网中面向信息-物理安全的虚假信息注入防护方法研究
车用安全信息通信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检测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