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彝族聚落形态及景观意向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20832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陈一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四川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罗谦,何敏,秦远清,干晓宇,张婉嫕,刘异婧
关键词:
传统聚落凉山彝族景观意向可识别性聚落形态
结项摘要

Minority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Yi in Liangshan Sichuan which is the largest Yi settlement has a typic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 Though there are many studies of local Yi's culture, the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landscape of Yi still a blank at present...This topic mainly studies the Yi's traditional settlement pattern in Liangshan Sichua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que Yi's traditional settlement pattern and the regional and national culture. Base on the mature analysis model in The Image of The City of Kelvin Linch, the study takes a bold try to explore the Yi's settlement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and put forward a concise landscape element model. This model can provides a new mentality and method to study the minority landscape.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refines the essence of Yi traditional landscape element and combines it with modern landscape. It will be applied and improved through the practice project 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pla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landscape settlement as well as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with a ric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彝族文化更是傲立于其中的一朵奇葩,四川凉山州彝族是中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具有典型意义。目前对四川凉山彝族文化的研究内容丰硕,但对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聚落景观的研究却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本课题主要对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聚落形态进行调研分析,从而探求具有鲜明特色的彝族传统聚落形态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采用凯文o林奇对城市意象的成熟分析模式,对彝族聚落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大胆的尝试研究,梳理出一套简明、清晰的景观要素模式,为研究少数民族景观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并提炼出彝族传统景观元素的精髓,加以升华,使之能与现代景观有机结合,在实际的规划设计项目中应用和完善,为对少数民族聚落的保护、规划、旅游开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富有地域特色及民族特色的城市化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项目摘要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和西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彝族地区传统聚落作为见证彝族文化传承和历史变迁的物质载体,对于研究彝族的历史文化、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以及政府引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等因素,彝族传统聚落正逐步的消失,聚落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本课题在大量的野调查、建筑测绘、相关资料梳理等基础上,对传统聚落的形态特征、景观意象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探讨彝族聚落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通过资料的整理,在研究彝区自然环境特征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归纳提炼蕴含彝族民族文化精髓的元素和符号。. 2、(1)在大量田野调查基础上,根据彝区传统聚落形态特征可分为聚集和分散两种类型;根据聚落的选址与地形的关系,可分为平原型、山麓型、山坡型和山顶型四大类。(2)并利用Google Earth软件下载的卫星图片对大量彝区聚落建筑朝向进行分析,总结出地形对聚落的选址朝向起到关键因素特点。(3)在大量测绘的基础上,从平面空间功能、立面形态特征、结构特点等方面,解析不同类型的彝族民居建筑形态特征,以及传统彝族民居的细部装饰及构件特色。. 3、利用凯文·林奇在城市景观意象研究中,以代表城市物质形态特征的五元素道路、边界、区域、中心节点和标志物,建立彝族传统聚落景观意象模式,解析聚落的形态特征,归纳出彝族传统聚落的“可识别性”和“可意象性”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 4、课题将调研的大量彝族聚落根据保护与发展的程度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保留”模式,普通的居住型聚落;二是“更新”模式,具有初步旅游开发功能的聚落;三是“开发”模式,以彝族文化特征和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地产项目;分层次探讨彝族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5、对比研究具有共同地域特色的其他聚落如羌族传统聚落、川西民居聚落以及差异性较大的河南天井窑院聚落等形态特征和景观意象特色,探讨与彝族传统聚落的异同,参考借鉴其可持续发展模式。. 6、将运用景观意象模式归纳提炼出的极具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元素运用于具体的实际项目中,取得较好的成果:如彝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地产项目云南牟定县“彝人天堂”;富有川西民居建筑和空间特色的四川乐山“桥滩印象”项目;展现羌藏民族和地域文化风情的“映汶高速公路隧道洞门景观”项目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资本驱动的新型互联网营造系统初探

基于资本驱动的新型互联网营造系统初探

DOI: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DOI:10.13545/j.cnki.jmse.2020.03.008
发表时间:2020
3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内源磷形态分布及其对扰动的响应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内源磷形态分布及其对扰动的响应

DOI:10.13671/j.hjkxxb.2017.0290
发表时间:2018
4

一种快速的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及其在脉搏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一种快速的数学形态学滤波方法及其在脉搏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DOI:10.19650/j.cnki.cjsi.J1905818
发表时间:2020
5

流动聚焦中液体锥形形态和流动结构实验研究

流动聚焦中液体锥形形态和流动结构实验研究

DOI:10.11729/syltlx20210159
发表时间:2022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凉山地区彝族传统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批准号:3160025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静
学科分类:C02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西南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与景观基因的特征提取及其图谱表达

批准号:4177115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邓运员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群系及其景观基因图谱研究

批准号:40771050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刘沛林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四川大凉山地区蚂蚁区系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批准号:3176063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新民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