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波束空域谱优化智能天线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07116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周渊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四川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宏,谢明,王维果,夏文龙,刘影,张妍洁,苟争旭,李长春
关键词:
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成形多级优化自适应天线
结项摘要

本项目拟研究一种新型的智能天线系统,旨在克服传统智能天线系统计算复杂度高、跟踪速度慢的缺陷。系统采用新颖的结构及优化方法,它将不同指向的低旁瓣空域波束向量预存于系统之中,根据信号环境及信号特性选择波束向量,组成不同的正交优化级,形成整体自适应波束成形向量,实现空域谱的优化。优化级主要包含波束向量及复权值,系统的自适应优化更新过程在各个优化级所在的子空间中独立进行,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优化级数由信号环境与系统性能的需求而定。由于整体波束成形向量由预存的不同空域波束向量优化组合而成,无需进行复杂的运算,因而缩短了波束成形时间。期望信号的跟踪采用差分波束软切换方法,可实现快速跟踪。.与传统智能天线系统相比,新系统具有低复杂性、快速跟踪、及工作稳定的优势。本项目研究将会进一步完善智能天线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可望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项目摘要

本项目采用新颖的结构及优化方法,根据信号环境选择波束向量,组成不同的正交优化级,构成整体自适应波束形成向量,实现空域谱的优化。系统的自适应优化更新过程在各个优化级所在的子空间中独立进行,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与传统智能天线系统相比,本项目系统具有低复杂性、快速跟踪的优势。.项目还针对GSC系统中由于波束向量非正交性引起的期望信号抵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GSC多波束干扰消除方法及系统结构,研究表明,本方法能明显降低向量非正交性的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健性。针对分布式天线阵列,提出了一种快速发射波束形成方法,它避免了传统方法的方向估计、阵列校正等复杂处理过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波束形成性能。.本项目研究能进一步完善智能天线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可推动智能天线技术的实际应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DOI:10.3969/j.issn.0255-8297.2020.01.002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DOI:
发表时间:2019
3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DOI:10.3788/AOS202040.2212001
发表时间:2020
4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5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DOI:10.3901/jme.2020.24.219
发表时间:2020

周渊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0472010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672020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智能数字多波束天线技术研究

批准号:69971017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史小卫
学科分类:F0119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拟高斯波束天线理论与实验研究

批准号:69071910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任凯湘
学科分类:F0119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移动激光通信系统光学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批准号:6117208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尚韬
学科分类:F0103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宽带和跳频信号的星载智能天线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批准号:6130125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红霞
学科分类:F011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