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尺度多腔核壳结构相变复合材料蓄热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0615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郑兴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桂小红,李宴君,王志成,邱琳,孙方远,苏国萍,徐先锋
关键词:
蓄热速度微纳尺度多腔结构相变胶囊
结项摘要

蓄热速度是衡量相变材料蓄热能力的重要指标,有效评价相变储能材料蓄热能力,是目前热物理及材料科学界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本课题以实验为主导,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为支撑,系统研究影响微纳相变胶囊材料蓄热能力的各因素间耦合关系。主要包括:采用交流谐波探测法结合独立探测器,直接探测微纳相变胶囊材料相变前后及相变过程中的有效蓄热系数、热导率、热扩散率等热物性参数,获取材料颗粒直径、密度、微纳腔体结构及芯材包覆量对其整体蓄热能力(蓄热速度及容量)的影响规律;理论上,以实验研究为基础,采用显热容法建立微纳相变胶囊蓄热能力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理论模型,结合对相变胶囊相变时导热、对流及辐射换热的耦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完善微纳相变胶囊的蓄热及传热理论框架,揭示微纳相变胶囊的蓄热及传热机理。为经济实用的微纳相变胶囊材料的设计开发、精确可控及原理化制备提供评价依据及理论指导。

项目摘要

材料的热物性参数是衡量材料传蓄热能力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参数,同时也是材料性能改善、优化设计以及热管理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数据,适当而有效的测量方法及设备是获得材料热物性参数的关键手段。本课题根据谐波探测原理,针对要研究的相变微胶囊粉体的特性,提出简化的斜率比较法。经过标准样品校准,发现研制的线热源独立探测器、面热源探测器及测量系统可方便快捷测量微纳粉体的有效热导率、热扩散率及吸热系数,同时又可保证测量精度。.实验研究了微纳粉体材料热物性参数与密度、温度、粒径、壳芯比等之间的耦合关系,发现由于受到固相导热、气相传热及辐射传热的耦合作用,粉体有效热导率随密度变化存在最佳值,且最佳密度随颗粒直径的减小而减小;有效热导率及有效热扩散率均随颗粒直径的减小而增大。因此在利用粉体作为添加剂时,应根据其颗粒直径及应用工况确定最佳添加比例。.在相变区间内,相变微胶囊有效热导率及吸热系数均随温度的升高急剧增大,在相变温度峰值处达到极大值。相变核材性能及其包覆量是衡量材料蓄热能力(包括速度与容量)的关键。核材含量越高、潜热越大、相变时的有效热导率越大,其有效吸热系数越大,与其周围环境热交换能力越强。相变微胶囊的有效密度越大,其有效热导率及有效吸热系数越大。因此在工业应用中,应根据工况的不同,选择密度、比热、热导率等性能参数合适的壳材、芯材,控制其芯材包覆量,制备适合不同工况需求的相变微胶囊。.采用耦合传热分析法,建立了适用于相变微胶囊有效热导率的计算模型,并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待定参数的取值范围,为该类样品的导热能力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显热容法对相变问题的求解,对多腔结构相变微胶囊的相变蓄热和释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腔体结构对其蓄热和释热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相变胶囊蓄/放热时导热、对流及辐射的耦合关系,建立微纳相变胶囊相变蓄热数学模型。将数值模拟及显热容法热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以验证热能耦合传递模拟结果及热分析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修正完善数值计算模型和热能耦合传递模型。.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还开展了一些没有列入计划的和本项目相关的工作,研究了多孔相变复合材料传蓄热能力与其孔径、孔隙率的耦合关系。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3ω热物性测量方法的拓展及仪器化研究、复合相变材料传蓄热特性测量及传蓄热机理分析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5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郑兴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57619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微纳尺度壳核结构氧化铈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

批准号:2157620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沈美庆
学科分类:B0814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核壳微纳复合结构的摩擦转移机制

批准号:5167550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宏刚
学科分类:E0505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微纳尺度微腔激光器及量子效应研究

批准号:6083800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黄永箴
学科分类:F0502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核壳结构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微纳激光增益机理及器件研究

批准号:6187521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杜鹃
学科分类:F0506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